二、法寶
法──佛教所說的法,可以從性質、教化功能、真實性瞭解其分類。法,廣義的說,泛指世間一切佛法,北涼曇無讖於姑臧譯《大方等大集經》即說「佛法者名一切法。一切法者名為佛法。」[1]狹義的說,則專指世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法。佛法,依照內容粗略可分二大範疇:有形的、無形的法,前者偏向於物質的,後者偏向於心性的。然依照性質的分類,則有各種不同的法數名相細緻分類。398年,東晉提婆翻譯《增壹阿含經》提到「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2] 443年,天竺求那跋陀羅譯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在〈一切佛語心品之四〉提到五種分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3]513年,北魏菩提流支譯出《入楞伽經》〈入楞伽經五法門品第十二〉:「何等五法。一者名。二者相。三者分別。四者正智。五者真如。……一切佛法皆入五法中。」[4]648年,唐玄奘節譯天親菩薩造《大乘百法明門論》:「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百法的名目,心法有八,心所有法五十一,色法有十一,不相應法有二十四。無為法有六,如此大乘共百法。[5]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時,提到更多的分法:「一切法者。謂善法非善法。有記法無記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共法不共法。」[6]
依照教化的功能,法係指佛陀引導眾生轉迷為悟的教法,從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四攝法、六度波羅蜜,及其他一切可令眾生清淨之教法[7]。就修學者則可分五乘法,如《佛說盂蘭盆經疏》分「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乘」[8]。此外,也有三乘、二乘之分。惟《妙法蓮華經》但說一乘,曰:
聲聞乘也稱小乘,緣覺乘稱中乘,菩薩乘稱為大乘。一般認為,因為有「小、大」之分別,衍生出「大乘佛說、非佛說」之紛爭。「大乘佛說、非佛說」之對立起源甚早,早期部派佛教即有此方面的對立,後續更在結集的佛經中出現。如《大乘莊嚴經論》:「釋曰。有人疑此大乘非佛所說。云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決彼疑網。成立大乘真是佛說。」[10]《成唯識論》「又聖慈氏以七種因證大乘經真是佛說。」[11]經論結集時出現嘗試澄清非佛說之舉動,可見當時已存在「大乘佛說、非佛說」之爭。
討論「大乘佛說、非佛說」,應先釐清幾個命題。首先,「大乘非佛說」之「大乘」係指「大乘佛經」,或泛指「大乘佛法」?其次,「大乘非佛說」之「佛說」,係指大乘「佛法」非「佛陀親口說」,或泛指「佛、菩薩、仙人等所說的佛法」?佛法,就形式而言是抽象、無形的,佛經則是將佛法紀錄、結集而成的具體經典。「佛陀親口說」是指歷史上存在的釋迦佛親口說,「佛說」是泛指一般合乎佛法的廣義佛說,這廣義的佛說包括釋迦佛弟子、眾菩薩、人、非人等所說的佛法。就歷史史實的推斷,有謂大乘「佛經」傾向於非「佛陀親口說」,但這個命題並不等於:大乘「佛經」非「佛說」,也不等於:大乘「佛法」非「佛陀親口說」,更不等於:大乘「佛法」非「佛說」。此外,即使大乘「佛經」傾向於非「佛陀親口說」,也只能說是「部分」大乘佛經,不能「斷言」「全部」大乘佛經皆非「佛陀親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