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華經之前為何要先說無量義經

說《法華經》之前為何要先說《無量義經》?《法華義疏》:「法華者會一切乘同入一乘,今將明收入之義,故前辨出生,以從一法生一切法,故一切法還歸一法,所以將辨收入前明出生,是故前說出生為收入之序也。」因《無量義經》說實相、一生無量義,一生三乘、無量乘;而《法華經》說三乘、無量乘歸一乘。故先說一生無量,再說無量歸一,先說一生萬法,再說萬法歸一。

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一)證嚴法師對佛經的態度與應對 1.內容的取捨原則

1.內容的取捨原則

    佛教從結集佛經開始,因為對戒律、法義不同的看法,歷經部派分化、演變。1991年,證嚴法師於精舍向朝山的會眾勉勵說道:

佛法是應社會所需,是一直在編纂中,我們即時編我們的佛法,我們就是主角。佛法要新陳代謝,更新血輪使它淨化,才能接引更多未進佛門的善心人士。[1]

2006年,法師說「佛法不需特別去研究,本來就在生活之中。[2]生活是變易、無常的,因此法師認為佛法是跟著社會型態的改變而變化因為變化無常所以佛法是跟著變易,佛經的編纂是跟著時代持續出現,不是只停留在二千多年前的「如是我聞」佛陀時代現代人──我們」要編纂我們自己的佛法,建立現代的經典。那麼,如何看待二千多年前的佛經內容?2006年,法師說:

要延續千年精神,而非窮究千年事。」上人闡釋,佛教傳延至今的過程中,經歷兩千五百多年的時空,是否保有原始精神?亦或「一人吐虛,萬人傳實[3]

2009,證嚴法師提到閱讀佛經時的大前提:「閱讀佛經須取其精髓,而非全然納收,才不會產生執著。」[4]法師自述閱讀、解說佛經時,並非全部接受佛經的內容,而只是擷取其精髓。對一般的信眾,佛經隻字片語皆是佛陀聖言、聖語,是神聖不可冒瀆的,何以法師只有選擇性地接受,非全盤接受?在較早時候,2002年,法師即說:

靠口口相傳要將佛陀教示完全不變地流傳下來實在不可能,因此何必執著於文字相,……傳越久,許多個人的想法,就會多少加入其中,佛陀的出生傳說就是一個證明。[5]

2004,法師並舉自身為例說明:

這就如同你們引述我的話時,亦非每字每句皆為師父所說。師父說了幾句話,你們抓住精髓轉述給他人聽時,會如是說:「師父這麼說……」接下來的話就是你們自己闡示自己的體會。這些闡示都是你們自己的語言啊![6]

這是以一般常理推斷印度佛滅以後合理的佛教發展。佛世當時,並無現場將佛陀的教化記錄保存,無法如現今以科技將影音都錄下忠實重現,只能透過弟子們的回憶儘可能地還原佛當時的教化開示。佛經的開頭語「如是我聞」,說明了佛經的來源。況且,佛說法時,弟子們並未預見佛滅後結集佛經的需要,而刻意將佛所說內容完整背誦保留,以備未來結集佛經所需。因此,即使有佛弟子有著超強的記憶力,當需要結集佛經時,弟子們能做的回憶已經有限、不完整,尤其是時間愈久,愈是後面出現的結集,口口相傳的完整度愈是有限。2006年,法師

阿難尊者記憶力強,能夠依佛陀所說的教法,如是聞、如是說,我們當然可以相信,但是,在阿難講述佛所說法之後,聽者再講述,難免或多、或少,隨著流傳的人數愈多,流傳的時間愈久,就愈來愈偏差了。[7]

結集時不管是誦出經文,還是戒律,儘管佛陀第一代弟子有超強,或神通般記憶能力,但是接續傳誦的第二代、或第三代者是否仍有這樣的記憶能力,是一個客觀、現實的問題。其次,在佛法傳出至異地,因為語言的不同需透過翻譯,同樣出現語言隔閡上的困境。法師說:「更何況是譯,翻譯原本就困難,要原原本本將之譯出來更是不可能的事情。[8]、「佛教雖有三藏十二部經,但版本互異,有時即使是同一故事,人名與字句翻譯也不盡相同。再追究更早經典結集時,口耳相傳難免也會有以訛傳訛之處[9]翻譯是一門專精的學問,不但要精通二地語言,更要熟析二地文化,才能將原文做較完整的呈現。對一位務實的實踐家而言,忠於實的發展與演變,理性認清佛經來源的本質,適時提出擷取佛經的原則。法師提出不全盤接受佛經的原因之後,進而探討如何擷取佛經的原則。1995年,法師從現實生活面受用與否看待佛經,法師說道:

佛陀之精神很好,不管經中文字是否佛陀原意,都沒有關係,只要經文內容適應現代的社會,能用現代的語文說出來,讓人聽得懂,能受用,且又不離現實生活,我就覺得正確。……而不是在名相上打轉。[10]

就歷史考證的角度,經文中任何一句一字實很難證明就是佛陀當初所說的一句一字。在這個大前提下,法師以最寬鬆卻最務實的標準看待佛經,只要佛經內容能夠適應現代社會,讓人聽懂,能夠應用於生活中,就是正確的法。2012年,法師說:

佛典所載是否真為佛說,難以考證、溯源,就如現存之《妙法蓮花經》有三種譯本,每一位譯者對經文解讀不盡相同,其中用詞與解說方式,亦有隔閡之感。所以在解說經文時,我所注重的是佛典與當代人心連結,希望所說的道理,讓人感受得到也做得到。……師父並非逐字依照經典文字對眾講解佛法,而是取佛陀的精神理念,與現代社會環境、人心思想、世事相結合,引導大家力行、運用。[11]

法師再次強調講解佛法,注重的是佛經精神理念能否與社會人心結合,大家能否感受到、並加以實踐運用,而不是依照文字從頭至尾一一解釋不是絕對地全接受文字表面上呈現的意義。



[1] 《慈濟月刊》294期,p161991
[2]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六年秋之卷》,p3502006
[3] 《慈濟月刊》472p1022006
[4]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九年秋之卷》2009/10/01
[5]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夏之卷》2002/07/31
[6]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四年春之卷》p5812004
[7]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六年春之卷》p8222006
[8]  同上書。
[9] 《慈濟月刊》415期,p1082001
[10] 《慈濟月刊》339期,1995
[11] 《慈濟月刊》552期,p96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