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容的取捨原則
佛教從結集佛經開始,因為對戒律、法義不同的看法,歷經部派分化、演變。1991年,證嚴法師於精舍向朝山的會眾勉勵說道:
2006年,法師說「佛法不需特別去研究,本來就在生活之中。」[2]生活是變易、無常的,因此法師認為佛法是跟著社會型態的改變而變化。因為變化無常,所以佛法是跟著變易,佛經的編纂是跟著時代持續出現,不是只停留在二千多年前的「如是我聞」佛陀時代。現代人──「我們」要編纂我們自己的佛法,建立現代的經典。那麼,如何看待二千多年前的佛經內容?2006年,法師說:
2009年,證嚴法師提到閱讀佛經時的大前提:「閱讀佛經須取其精髓,而非全然納收,才不會產生執著。」[4]法師自述閱讀、解說佛經時,並非全部接受佛經的內容,而只是擷取其精髓。對一般的信眾,佛經隻字片語皆是佛陀聖言、聖語,是神聖不可冒瀆的,何以法師只有選擇性地接受,非全盤接受?在較早時候,2002年,法師即說:
2004年,法師並舉自身為例說明:
這是以一般常理推斷印度佛滅以後合理的佛教發展。佛世當時,並無現場將佛陀的教化記錄保存,無法如現今以科技將影音都錄下般忠實重現,只能透過弟子們的回憶儘可能地還原佛陀當時的教化開示。佛經的開頭語「如是我聞」,說明了佛經的來源。況且,佛說法時,弟子們並未預見佛滅後結集佛經的需要,而刻意將佛所說內容完整背誦保留,以備未來結集佛經所需。因此,即使有佛弟子有著超強的記憶力,當需要結集佛經時,弟子們能做的回憶已經有限、不完整,尤其是時間愈久,愈是後面出現的結集,口口相傳的完整度愈是有限。2006年,法師說道:
結集時不管是誦出經文,還是戒律,儘管佛陀第一代弟子有超強,或神通般記憶能力,但是接續傳誦的第二代、或第三代者是否仍有這樣的記憶能力,是一個客觀、現實的問題。其次,在佛法傳出至異地,因為語言的不同需透過翻譯,同樣出現語言隔閡上的困境。法師說:「更何況是譯,翻譯原本就困難,要原原本本將之譯出來更是不可能的事情。」[8]、「佛教雖有三藏十二部經,但版本互異,有時即使是同一故事,人名與字句翻譯也不盡相同。再追究更早經典結集時,口耳相傳難免也會有以訛傳訛之處。」[9]翻譯是一門專精的學問,不但要精通二地語言,更要熟析二地文化,才能將原文做較完整的呈現。對一位務實的實踐家而言,忠於歷史事實的發展與演變,理性認清佛經來源的本質,適時提出擷取佛經的原則。法師提出不全盤接受佛經的原因之後,進而探討如何擷取佛經的原則。1995年,法師從現實生活面受用與否看待佛經,法師說道:
就歷史考證的角度,經文中任何一句一字實很難證明就是佛陀當初所說的一句一字。在這個大前提下,法師以最寬鬆卻最務實的標準看待佛經,只要佛經內容能夠適應現代社會,讓人聽得懂,能夠應用於生活中,就是正確的法。2012年,法師說:
佛典所載是否真為佛說,難以考證、溯源,就如現存之《妙法蓮花經》有三種譯本,每一位譯者對經文解讀不盡相同,其中用詞與解說方式,亦有隔閡之感。所以在解說經文時,我所注重的是佛典與當代人心連結,希望所說的道理,讓人感受得到也做得到。……師父並非逐字依照經典文字對眾講解佛法,而是取佛陀的精神理念,與現代社會環境、人心思想、世事相結合,引導大家力行、運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