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慈濟的拜佛觀
慈濟佛像「佛陀灑淨圖」、「大地之母」出現於2000年初,在此之前,證嚴法師是以超脫偶像崇拜情感的理性態度詮釋佛像。在首座慈濟醫院完成之前,1985年,法師提出「以佛心看人,人人皆佛。」的思想,[1]認為學佛者以佛心看人,遍地四處是佛,以鬼心見人,則四處鬼影憧憧,四處不順遂,[2]闡述「佛性人人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之說,是大乘佛教重要思想之一。1989年代起,證嚴法師便積極尋找具「現代背景」,與「現代社會相應」特色的現實人間佛像。法師在佛像的造型上,突破傳統採用現實的人間造像技術外,同一時代,在佛像的法義上也同時提出新的詮釋。1989年,法師說道:
這些佛像只是我們信仰的象徵,我們要學佛必須禮敬佛像,因此藉事與相以行禮節,修身練心。佛菩薩的形象,是用來警惕自己--我是一個學佛的人。……如能具足這份慈悲、智慧,融會貫通於日常生活中,用以引導眾生,感化眾生,事事無礙,就是人我互相融通感應。……並不是佛堂上的佛像才會感應,其實活的菩薩、活的佛,才能真正的感應。[3]
從這段談話中,法師除了強調佛像只是一種象徵,[4]並不具有神通幻化、保佑的感應能力外,另提出一項重要的思想:學佛者將慈悲、智慧用於感化眾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感應」。這種感應與傳統廳堂上、佛堂上的「佛像與人之間」的感應不同。法師對「感應」的詮釋是:「對別人的苦難感同身受,立即回應,給予援助。」[5]也說「是自己要去感應眾生之苦,發心付出。」[6]「感應」一般給人的印象是神祕不可知的現象,有時候「感應」是一些宗教信仰者、修行者熱烈追求的神祕體驗,證嚴法師卻將這種神秘面紗去除,回歸到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救濟互動,建立一種現代化、慈濟式的慈善「感應」文化。有弟子在靜思精舍禮拜《妙法蓮華經》時,出現特殊感應而心生歡喜,並請示法師對「感應」的看法,證嚴法師卻輕輕答道:
寺院傳統禮拜儀式中,常見禮拜諸佛名,有「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之說,除了平時最常見的早晚課禮拜八十八佛外,遇法會另行禮拜更多佛名。一般寺院平時禮拜《八十八佛洪名寶懺》,遇特殊節日則禮拜《千佛洪名寶懺》,有以一千佛名為一卷,共分上、中、下三卷共三千佛,亦有以《佛說佛名經》作為禮拜萬佛之寶懺。禮拜佛像,是傳統佛教重要的修持方式。惟部分學佛者,或民間宗教信仰者,喜好膜拜偶像,期待偶像的神通庇祐與加持,追求「偶像與人」之間的「感應」。證嚴法師則認為佛菩薩塑像只是一種宗教象徵,提出「人與人」之間慈善互動的一種現代「感應」。法師解釋《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十大行願」之首的「禮敬諸佛」:
面對傳統佛教盛行的拜佛儀式,法師仍認為「禮敬諸佛」並不是刻意在佛堂上拜每一尊佛,而是人人在生活中「相互禮敬、尊重」,就是禮敬千佛、禮敬萬佛,[10]「尊重人人,如尊重佛」,[11]將傳統寺院、廳堂中「佛像與人」之間關係,增加一種現實社會、家庭中「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關係。以具體白話的現今社會人際關係,詮釋傳統佛教「禮敬諸佛」,是證嚴法師主要思想「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一環。證嚴法師除了將寺院「人對佛像」的禮拜,增加現實社會中「人對人」的「禮敬、尊重」功能之外,也在家庭的廳堂上增加「人對活佛」──「人對人」的禮敬,相對於廳堂上靜止、不動的佛菩薩像,提出廳堂上動態的、活動的「活菩薩、活佛」思想。
證嚴法師將拜佛與行孝結合,將廳堂上的佛像轉化成拜佛者的雙親,將「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進一步具體化──既然「人人」都是佛,離我們最近的,最親的佛就是家中的父母親。法師以「活佛」尊稱佛堂中的父母親,並說對眼前的活佛不知恭敬,反而到很遠的寺廟拜佛豈不顛倒?[13]家中有父母不禮敬,反而對著廳堂上的佛菩薩像虔誠禮拜豈不本末倒置?法師鼓勵大家將活佛供奉在家中,在家中對父母活佛盡孝道,比每天對著佛像拜佛念佛祈福的功德還大;[14]父母活佛對子女的祝福,即是佛菩薩最大的祝福,[15]父母活佛對子女講一句好話,就是給子女最大的祝福。[16]
佛教徒透過禮佛、拜佛,表示對信仰的虔誠;上人則勉眾將這般虔誠的心念,運用在待人接物上,對人人「感恩、尊重、愛」。「用佛心看人,人人是佛;用菩薩心看人,人人都是菩薩。期待你們以禮佛敬佛的心,感恩、尊重、愛身邊每一個人![17]
法師認為:既然可以對著雕塑的佛像虔誠禮拜,為何不能將活生生的每一個人同樣虔誠對待?既然可以將雕塑的佛像當成佛看待,為何不能將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當成佛看待?法師希望大家將這股禮佛、拜佛的虔誠心念,挪到現實生活中待人處世上面,將這股虔誠的心思用於感恩、尊重、愛身邊每一個人。在「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思想下,法師希望學佛者能將對佛像用心虔誠禮拜的能量,扭轉部份到現實生活的人與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