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華經之前為何要先說無量義經

說《法華經》之前為何要先說《無量義經》?《法華義疏》:「法華者會一切乘同入一乘,今將明收入之義,故前辨出生,以從一法生一切法,故一切法還歸一法,所以將辨收入前明出生,是故前說出生為收入之序也。」因《無量義經》說實相、一生無量義,一生三乘、無量乘;而《法華經》說三乘、無量乘歸一乘。故先說一生無量,再說無量歸一,先說一生萬法,再說萬法歸一。

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1.慈濟第一經──《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方便品第二〉

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悅可眾心。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1]

巧說諸法者此明如來方便智巧說一乘法持作三乘諸法。故下經文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故言巧說也。只說此三乘教稱昔日物機。故悅可眾心也。[2]

文云。悅可眾心。身子領解云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安住實智中。即其義也。[3]
種種巧說。即上種種廣演也。者。巧法逗機而不暴戾也。悅可眾心者。隨眾生樂欲也。由具足方便知見。故能種種巧說。令人悅可也。[4]
者。蓋所說諸法。本從一實相中演出。雖則不同。究其旨歸。皆與實相。而不相違故有所說諸法之言辭。皆柔和而軟順也。[5]

〈序品第一〉其聲清淨, 出, 教諸菩薩, 無數億萬, 梵音深妙, 令人樂聞。[6]
〈譬喻品第三〉聞佛[3], 深遠甚微妙, 演暢清淨法。[7]

者。一極好。二柔軟。三和適。四尊慧。五不女。六不誤。七深遠。八不竭。[8]
願弟子等。承是懺悔口業等罪所生功德。願生生世世具聲四無礙辯。常說和合利益之語。其聲清雅一切樂聞。善解眾生方俗言語。若有所說應時應限。令彼聽者則得解悟。[9]


靜思語:一般人說:「理直氣壯」。師言:「理直要氣『和』」。一般人說:「得理不饒人。」師言:「得理『要』饒人。」《靜思語》高信疆主編,花蓮: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紀念版,1989p237

    妙法蓮華經》在〈序品第一〉後,隨即在〈方便品第二〉以「一大事因緣闡述「會三歸一」的一乘道不二法門思想〈方便品第二〉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10]

證嚴法師《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一書中提到佛陀一大事因緣出現人世間,是為開顯人生真實相,讓眾生「開、示、悟、入」。法師解說道:

所謂「開」,眾生心如一間富麗堂皇的房子,卻因門戶緊閉而黑暗不顯,佛陀要先開啟我們的心門,讓光線透入,看清一切。「示」即是佛陀將所見所悟的真理,詳盡地一一解釋……,我們因佛陀清楚的解說而懂得真理,這叫「悟」。但僅是知道仍不夠,無法真正體會,所以還教我們如何做,必須身體力行,才能真實「入理」。[11]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衍生的「開示」、「悟入」成為法師宣講佛法的常用語。但僅是知道「常用語」仍然不夠,尚無法確實體會,因此法師在詮釋「入理」的意義時,本著一貫的實踐態度,特別強調:「身體力行」的重要,將「身體力行」列為「入佛知見」要素。法師《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書中,將「開、示、悟、入」劃分為二類,繼續強調「身體力行」的行動要素。

一是啟發良知,運用智慧;一是走入人群行菩薩道,換言之即事與理二合一。[12]

法師認為「開、示、悟、入」內含許多道理,於是綜合這些內容分為靜態的開啟智慧,與動態的行菩薩道。依照一般字義解說「開、示、悟、入」,偏向靜態的義理探討,證嚴法師則另外加入動態的行菩薩道,藉他人及自己行菩薩道產生的體驗、參悟,解說一大事因緣。慈濟人藉著積極從事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不但以身教開啟眾生心門,開顯佛之知見,為眾生示現佛之知見,同時也在陪伴、引導眾生時,令自、他悟入佛之知見。佛陀之後,「開示」者、「悟入」者,除了從事靜態的開講、宣示,及參悟佛理之外,需能「身體力行」、「走入人群行菩薩道」,如此動靜合一即事理合一,才能真正「入佛知見」。《楞嚴經》說:

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13]

楞嚴經》清楚指出,光是用世間語言、文字探討佛理,豈能「」?如同樂器,唯有用手指撥動──行動,「身體力行」,樂器才能發出美妙音樂聲。2007年,法師與香港慈濟人及剛受證的新榮董座談時說道:

慈濟宗門乃深入人群,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若不接近人群,遑論度眾生?……針對佛法,許多人於部分探究研論,偏重。但若僅有而沒有,知愈多,反成所知障[14]

法師一再強調「走入人群行菩薩道」,直接契入《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經》「教菩薩法」本懷,「教」者,「言」教,及「身」教。佛陀在對舍利弗說「開、示、悟、入」「一大事因緣」後,緊接著對舍利弗連說了七次的「一佛乘」。〈序品第一〉以《妙法蓮華經》全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經》、或《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經》揭示「教菩薩法」──「菩薩道」思想,接著自〈方便品第二〉開始闡述「菩薩道」核心思想。首先賦予「菩薩道」重要性,一是無量諸佛出現於世皆為「開、示、悟、入」「一大事因緣」,總說一大事因緣為「一佛乘」。〈方便品第二〉說:

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15]

聲聞、緣覺二乘與菩薩乘本是因眾生根基不同而方便示現,眾生卻偏執此二乘不知方便,佛陀因此宣說圓融的一乘法,〈方便品第二〉接著於偈頌說:

正直捨方便 但說無上道 菩薩聞是法 疑網皆已除 千二百羅漢 悉亦當作佛……諸佛世之師 隨宜方便事 無復諸疑惑 心生大歡喜 自知當作佛[16]

法師在《真實之路》也說:

佛陀說法四十二年後才「正直捨方便」,我們則是一開始就事理並重,方便法與真實法雙軌並行:事相是方便法,慈濟精神、形象即衍生自法華經神,行菩薩道,循真實法。[17]

2009年,法師在在台北慈院聽取醫療報告時說道:

佛陀說法四十二年後,正直捨方便,教導大家行菩薩道;……「南傳佛教認為供養出家人、建寺造塔,功德無量。其實,要造福,就要啟發愛心,關懷真正需要關懷的人。上人再次強調,修行需走入人群。[18]

對於菩薩道與愛心的關係,法師在1994年對志工開示時

慈濟就是有這麼多人用簡單的心來參與,所以活潑、自然、美好。這就是無所求付出大愛的智慧,也是最清淨佛性的展現。……回歸佛陀的本性--大愛、清淨的佛心裡。[19]

同年,法師與慧炬雜誌社佛弟子談到「大愛」:

眾生皆有與佛同等的大愛、慈悲本性,只是佛陀能時時抱持恆長心發揮良能,且不只是一生一世而已,而是歷無量劫來恆持著純真大愛;而凡夫的這分愛,卻只是間接、短暫的,……惟有持之以恆的投入、瞭解,才能淨化己心,回到本來面目。[20]

1997年,法師花蓮靜思堂向中、東區培訓委員及慈誠隊員開示時說道:

要當菩薩,條件很簡單,就是「大愛」。人人本具愛心,只是很多人把愛深藏心裡,沒有啟發出來,……[21]

法師以俗世通用的「大愛」一詞詮釋《妙法蓮華經》人人本具佛性的核心思想,重新賦予通俗用語「大愛」的佛教意涵,將「大愛」等同於究竟的「佛性」,並以一貫重視實踐的態度進一步指出多數人的「大愛」深藏內心未被啟發出來,言下之義,除了讓人人了解本具「大愛」之外,更不忘要將「大愛」啟發出來,將「大愛」以行動做出來。2011年,法師在靜思精舍早課後的靜思晨語中,繼續對一乘法菩薩道開示

提起真誠之心體解、信受《法華經》正直捨方便唯一佛乘切莫起心動念,想要找更快速的覺悟解脫之法,如此將墮偏邪。[22]

一般學佛者,大抵以追求快速「了生脫死」為目標,惟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則說:

鈍根樂小法 貪著於生死 於諸無量佛 不行深妙道 眾苦所惱亂 為是說涅槃[23]

顯然,從古至今都有「貪著於生死」急欲現世了生脫死者針對這些根基者,佛先投以涅槃法滿足,其後再說生生世世的「一乘法」菩薩道。因此,法師說捨此一真實、實在的菩薩道,尋找更快速、便捷的一世成佛、一世解脫的修持法門,都將墮入偏邪之道。


199704 365期》:「全省委員及慈誠幹部四百多人,在靜思堂舉行三天研習活動。上人於昨日列席聽取各組代表報告,欣慰大家的用心;今日特再蒞會致勉,並就所提問題:「忙碌做慈濟事,如何了生脫死?」作更深入的宗教理念開示。……所謂『人人觀世音、個個彌陀佛』,我們應自許為活菩薩,懷抱純真、大愛的心,坦然接受人生,並且歡喜為眾付出,這就叫做『了生』」。……至於『脫死』,就是面對死亡不畏懼。所說的『死』,是指自然死;我們隨業力牽引來到世間,世緣盡了,自然就要死亡。若能隨順業緣長短,自然接受死亡,則死又有何可怕?……上人強調,「了生脫死」只是一個名相,不要執著名詞,以為要超脫六道輪迴才是了生死。所謂「未知生,焉知死」,不知現在如何做人,卻憂慮死後的情形,是很矛盾的事。應該注重的是,當下即時了生脫死。學佛,其實就是做好人間事而已,在生活中能事圓、人圓,自然理就圓。人事圓融,了無牽掛;隨順因緣,死時無懼,這就是真正的了生脫死。慈濟志業日行千里,有心做慈濟,生活必定忙碌。我們若能忙碌地為眾付出,以致無自己的煩惱,這就是了生脫死。我們有多少時間就做多少好事,並且無人我分別心,如此三輪體空的境界就是了生脫死。若在付出的同時,懷疑自己是否能了生脫死,或是一直想著自己要了生脫死,有這種執著『我』的念頭,則不論置身何處,絕不會了生脫死。所以,做就對了。」( 365p31



[1] 妙法蓮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No. 0262 p5
[2] 梁代法雲《法華經義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No. 1715 p595
[3] 隋代智者《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No. 1716P698
[4] 清代大義《法華經大成卍新纂續藏經第 32 No. 0619p386
[5] 清代一松《法華經演義卍新纂續藏經第 33 No. 0625p80
[6] 妙法蓮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No. 0262p2
[7] 妙法蓮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No. 0262p10
[8] 唐代湛然《法華文句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4 No. 1719p205
[9] 佛說佛名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4 No. 0441p219
[10] 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No. 0262p7
[11] 《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p34
[12] 《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p35
[13]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藏第 19 No. 0945p120
[14] 《慈濟月刊》484期,p1122007
[15] 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No. 0262p7
[16] 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No. 0262p7
[17] 見證嚴法師《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p36
[18] 《慈濟月刊》512期,p1262009
[19] 《慈濟月刊》331期,p171994
[20] 《慈濟月刊》332期,p251994另見「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最清淨的大愛。《慈濟月刊》372期,p821997
[21] 《慈濟月刊》373p841997。另見「以往的宗教較注重形式上的『人』,凡事都必定要宗教師來講說、帶領才行。然而,超越的宗教理念,應當事理平行,打破『相』的執著,了知人人都有清淨的本性;能跳脫世俗、化小愛為大愛、專心奉獻人群的人,就是宗教師。」《慈濟月刊》428期,p1192002
[22] 《慈濟月刊》539期,p932011
[23] 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No. 0262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