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華經之前為何要先說無量義經

說《法華經》之前為何要先說《無量義經》?《法華義疏》:「法華者會一切乘同入一乘,今將明收入之義,故前辨出生,以從一法生一切法,故一切法還歸一法,所以將辨收入前明出生,是故前說出生為收入之序也。」因《無量義經》說實相、一生無量義,一生三乘、無量乘;而《法華經》說三乘、無量乘歸一乘。故先說一生無量,再說無量歸一,先說一生萬法,再說萬法歸一。

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一)證嚴法師對佛經的態度與應對 2. 內容的轉化

2. 內容的轉化

    佛經一個很大的特色,那就是諸佛、弟子、護法天神們展現各種神通力的敘述,及各種六道世界、他方佛剎世界不可思議的描寫。從早期佛陀、弟子們單純因禪定而修得的神通展示,至周遭環境出現愈來愈多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成為佛經重要的教化內容。《》將這種教化內容分為:「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誡示現。[1]《中阿含經》除了分同樣的內容外,進一步說明此三種示現中,以「知如真。彼為他說。他為說。如是展轉無量百千者。」之「教誡示現」為最上等、最殊勝。[2]《大寶積經》也說:

我以三種神變調伏眾生。一者說法。二者教誡。三者神通。……爾時商主天子白佛言。世尊。頗有神變能過此耶。佛告天子。如來復有殊勝神變。即語文殊師利。……一切語言道斷寂靜照明。而以文字語言分別顯示。一切世間所不能解。沙門婆羅門聞者驚怖。是名諸佛最大神變。……。[3]

以神通變化調伏眾生,因眾生因緣不同,有以而得調伏,或以教誡、神通神變而得調伏;或有因而生信解,因教誡神變而得遠塵,有因神境神變而得解脫。[4]但儘管神通的教化示現因人而異,佛經對此類教化有嚴格限制,不可任意展現神通。《》即記載賓頭盧因不當展現神足神通,遭處罰的案例:

彼女請佛及比丘僧。時。諸比丘各乘空而往彼。我爾時以神力合大山。往彼受請。時世尊責我。汝那得現神足如是。我今汝。常在於世。不得取涅槃。護持我正法。勿令滅也。[5]

除了賓頭盧之外,亦有目連示現神通是否觸犯戒律的討論案例,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爾時佛告大目連曰。汝以何心現神通力取彼童子。是時目連以事白佛。佛告諸苾芻。目連苾芻作是心[6]

佛經中雖有大量的個人神通示現記載,但這種示現屬於教化的作用,是為了令他人對佛法、對示現者生起信心,從而引導進入正法、解脫之道這種神通教化只屬於諸多教法中之一部分,而且列入戒律規範限制,不能任意展現,佛弟子賓頭盧甚至因此導致永世不能入涅槃的嚴重結果。從《中阿含經》、《大寶積經》中可以看到,佛陀強調的是法的「教誡」神通功能,這才是諸佛最大的神變,是其他外道驚奇畏懼、無法達到的神通作用。1985年,正是證嚴法師為興建花蓮慈濟醫院奔波募款之時,法師在慈濟委員聯誼會中向大眾講話時談道:

我們恭敬佛陀要聖化而不是神化。聖人是真實的人格,是真正出入世間來教育眾生的人。[7]

1988年,法師強調切勿將佛『神化』,盲目追求虛幻縹渺之假相。[8]1991年,證嚴法師與弟子談話時說道:

經典上有些記載是一種譬喻和形容,我們若能以如理智、如量智學佛,就會明白佛法是科學化、合理化、生活化的。學佛要用平常心,不要穿鑿附會,神化佛法,只要規規矩矩、謹守本分,就會種如是因,得如是果。[9]

將佛經中神化的部份視為「譬喻和形容」,是法師閱讀佛經、解說佛法時,詮釋各種「神化」內容的重要手法,也是法師面對被神化的佛陀、被神化的佛法時所採取的一貫態度。法師除了強調「不要神化佛陀」之外,也提出「不要神化佛法」──「不要穿鑿附會,神化佛法」。同年,法師與來訪會眾談話時再次強調:

佛教精神並非怪力亂神,絕無飛天鑽地、千變萬化之事,千萬不可將佛陀神化,應將其聖化,因為佛陀是聖人而非神仙。[10]

1993年,法師於靜思精舍接受記者訪問時,就神化的問題提出更為完整的說法。法師說道:

在追求佛法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佛法應不止於經典所說的,若執著於依循經典不斷走下去,我可能會走偏,在人生道路上脫軌了也說不定──因為經典裡總免不了有神通、威力。在現代社會、現實的生活中,去向他人說這些,人家能夠接受嗎?以我本身而言,我就不能接受。於是我不斷地探討,佛陀是人,和其他人的生活並沒有差別。於是我排除掉神話事蹟,讓佛陀回到人間。這就是我的思想。[11]

佛經中記載的佛法主要是由佛陀說出,此外也有弟子及其他人物說出。惟自佛陀滅渡以後,歷代佛弟子便都以結集的佛經作為學佛的依據,以佛典為三寶中的法寶。法師在此則說「我體會到佛法應不止於經典所說的」。就法義而言,法本不限於佛陀所說,更不限於佛經內佛陀所說,惟就佛弟子

這個思想可以說明何以會有慈濟大藏經出現,



法師述說如何讓佛陀回到人間,方式是排除經典中神通、神話事蹟。法師不斷否定「神化」之餘,同時提出應對之道。法師與來訪的記者對談時提出「轉化」的觀念,法師

在三藏十二部經典中著重談論因果,有很多奇妙色彩,這種奇妙的世界,我儘量轉化,要將其中的神化變成人化。對於當中神奇故事的發生,和前生世界的敘述,我將它轉化現代人的心靈世界[12]

證嚴法師否定「神化佛陀」、「神化佛法」,並非全盤推翻神化內容,而是將神化的內容予以「轉化」。「轉化」的原則有二,一是將「神化變成人化」,一是將「神奇故事的發生,和前生世界的敘述」轉化成「現代人的心靈世界」。「轉化」佛經中種種神化的故事,及奇妙世界,法師說是從「神化」回歸到「人化」──將神化的內容轉回到人化、人間化,並且視為是現代人的心靈世界」。法師將佛經內各種神化的人事,攝歸於心靈的世界、境界。[13]1995,法師在靜思精舍慈青冬令營幹部時說道

只要是對人群有益的事,我們都要秉持不計較的心,歡喜去做。苦和樂是相對的,苦樂感受的形成都來自觀念,修行就是要學習轉化觀念……。[14]

「人間佛教」的主要精神是想將神化的佛教拉回到人間的佛教,但是對於佛經中大量存在的神通變化現象,及他方、前生世界的敘述多無提出對應之道,現代的佛教徒仍然受惑於佛經中大量的神通變化、神奇故事內容。證嚴法師面對這些疑惑,在生活化的核心思想上,提出個人的詮釋。1993與記者來訪談中,法師接著解釋說:

因為佛陀時代的教義也沒有依循一定的經典,佛陀的說法是因應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人的根基所需而成。二千多年前,佛陀所處的印度,宗教繁多紛雜,一時之間要改變大家的觀念不容易,所以他的說法取材具有濃厚神蹟色彩,那也是為了適應社會背景和人民的教育程度。[15]

從印度的歷史來看,佛陀所處的時代是宗教蓬勃發展的時代,佛陀便是在這樣的宗教氛圍中投入修行尋求解脫而悟道。當時的宗教信仰是以具有長久歷史、崇拜多神的婆羅門教為主,及與神鬼交涉的民間信仰,此時教育不普遍。因此,佛經內容充滿神鬼色彩,是反應當時的社會生活與宗教背景。對此,法師進一步說道:

上人感嘆,佛世時的印度,有九十六種宗教,修行方式無奇不有,為了適應當時的世俗民情,佛陀也會宣講神、鬼、拜祭等事;然而在法華經中,佛陀即破除迷信,描述了覺者清淨的心靈世界[16]

佛陀說法時,相信並沒有那麼多鬼、神、神通變化之事,只因當時無現場記錄,當時的人受外道教的神異思想影響已久,所以經過層層轉述,難免加入個人的觀念,隨著時間愈久,幾經傳述、編譯,就愈差愈遠。[17]

1996年,法師在台北、宜蘭慈濟列車百多人參訪精舍,及與三位作家座談時,分別說道:

宗教是「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如此說來,宗教實無玄祕可言,並無任何怪力亂神之事。尤其正信的佛教,是教人放開心胸,培養大愛,使心無煩惱,智慧自然開展。[18]

以前認為宗教充滿神祕,在慈濟卻無這種感受。」上人說:宗教不應有神祕感,如此會導致人心惶惶;心有惶恐,就會迷失。解惑是宗教本分,不應使人迷茫、不知所措。[19]

自古以來,宗教總是帶有神祕色彩,解釋「宗教」的範圍也總是離不開神秘不可知的部分,證嚴法師卻認為宗教是人的現實生活中的宗旨與教育,主張宗教不應有神秘感,甚至以「怪力亂神」的字眼批判。法師的宗教觀是「宗,是人生的宗旨;教,是生活的教育」,出自於法師主要的核心思想「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顯然,法師的宗教觀是以現實的人生為場域,反對飄渺、無形的人物與世界,尤其從宗教的功能,提出宗教本是為信眾解惑的,不應反而將信眾帶入迷惑中。2000年代後,法師仍不斷強調神化與人化之間──怪力亂神與對應的真實人間之間的關係:

我不說怪力亂神,我要講人間聽得懂的,在真實人間可以步步踏實做的道理,我不願意把神通變化用在我的語彙裏,……。[20]

對於經典中充滿「神通變化」的敘述,法師也依現代理性的判斷予以轉化,提出對神鬼現象不同的功能詮釋。《地藏經》是中國佛教流通甚廣的經典,也是證嚴法師早期弘法講解經典。對於經典中描寫種種地獄的現象,法師是以隨順古代印度多神教環境下的方便法門看待,是以同理心隨順當時的社會環境,引導信眾從「神門」、「鬼門」進入佛門。2003年,法師在著作的《佛門大孝地藏經》序文〈天堂地獄一念間〉中,舉《增壹阿含經》及一禪師公案為例,解說天堂、地獄真假疑問。《增壹阿含經》:「我恆觀見一人心中所念之事,此人如屈伸臂頃墮泥犁中。所以然者,由惡心故,心之生病遂墮地獄。」、「我恆觀見一人心中所念之事,此人如屈伸臂頃而生天上。所以然者,由善心故,已生善心便生天上。[21]

《佛門大孝地藏經》係證嚴法師早期於1981年講述,並於2003年整理出版書中〈序文〉即是於2003年增入。〈序文〉內容除了一小部份簡述功德會會務,其餘大部份內容都在說明天堂地獄之真假問題。〈序文〉最後說到:

因此經中地獄名號之講說,與地獄景象之呈現,皆在使人明因果,知所警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地獄之火可熄滅,而人間天堂一蹴可幾,天堂、地獄就在一念之間[22]

〈序文〉中法師提及講解此經旨在「知孝道、明因果」,並以報「佛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為一貫之心願,惟地獄之有無卻成「各方之辯」。法師有感於民間信仰地獄之說在社會愈來愈普及,於風俗習俗影響愈來愈大,法師遂在講解《地藏經》二十餘年後,出版《佛門大孝地藏經》之際,針對時勢於〈序文〉中增加地獄真假之說,並直接以〈天堂地獄一念間〉作為序文標題,以補早期之解說。

    法師「轉化佛經鬼神現象的原則,並沒有提出高深的理論,除了引述佛經說法外,只是依照一般的常識理性思考,提出「合於現實的理解」觀念,闡述合情合理、常理與真理的關係。2003年,法師在中區合心和氣會上對弟子開示道:

上人抒發了此次觀展的感想,提醒大家看待佛經字句,應本著合情合理,才是真理的正確心態,莫鑽入文字迷宮中跳脫不出來靈鷲山是佛陀說法的地方,此地四周都是山坡,可容納人的地方並不大,但經典卻記載聽法者有八萬多人……這是一種精神的境界,意指佛陀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如果不深思背後的意義,只執著經文的記載,堅持一定有八萬人,那就脫離常理了。

上人強調,合情才能合理佛法應生活化,佛陀是超越凡夫的偉大人格者,可以聖化,但不能神化」。「當初我開慈濟法門,就是希望以佛教『量周沙界』的精神境界,帶領大家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走出去,將佛法落實在人間。否則,道理若不能落實在生活中,就會顯得虛浮,最後也將慢慢地衰微。」[23]

法師在強調合情合理時,仍然以佛法生活化、落實在生活中的核心思想為基礎。此外,對於超現實的神鬼變化現象,法師也以天地間存在的現象看待,以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加以詮釋。如《華經》記載佛陀說法時,在場聽講者有數十萬人,法師推估印度當時的人口,對照當時說法的場地,認為這只是一種形容詞,[24]是想像中的空間與數字。[25]又如佛經提到佛陀有八音,其中一種是「深遠音」,法師認為

形容深遠音並非將佛陀神化,讓人感到佛陀說話,離得很遠的人都能聽得到,而是指佛陀所言的道理意義甚深,還能淵遠流長地傳世,影響現在與未來的人們。[26]

至於大家熟知的《佛說盂蘭盆經》「目犍連尊者救母」故事,描述目犍連尊者捧飯到墮入餓鬼道的母親面前時,母親一開口即從口中噴出火將飯燒成黑炭。2006年,法師「轉化」此精典故事時,認為這是尊者打坐時,憶念起母親生前誹謗三寶等惡業,於是推想母親往生後應當是墮入餓鬼道,這是一種「觀念與靈感」。[27]接著又說:

身為佛教徒,應該要瞭解經典之故事是為了啟發智慧的教育,所描述的境界後來又被俗化描寫成流傳於民間的小說形式,要懂得分辨取捨。印度是多神教的大舞臺,眾人迷信外道,在這樣的環境,佛陀遂應世俗對眾施行不同的教化,如《地藏經》也有種種地獄名號,以及其他經典故事,都是方便法門。先使大眾對佛法產生信心,……。[28]

此外,對於經典中常見的求長壽、子嗣的說2008年時,法師更是直接說道:

經典上也常有虔誠信奉則求長壽得長壽、求子嗣得子嗣等等的說法,我常常說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人們若信仰經典上的法,能夠改變習氣,就不會與人起衝突、糾紛,當然會過得比較平安。[29]

佛經中有大量描寫向神鬼虔誠祈求如願的法,現實生活中也有信眾是跟著佛經教導方式實施的,然做為一個宗教家,證嚴法師直說「那是不可能的。法師解釋祈求能夠如願的原因,是因為虔誠祈求而改變了一些習氣、心境,降低了一些危險、疾病的發生,自然會比較平安長壽。2011年,法師與高雄慈濟人座談時說道:

講佛典,一定要做合於科學、合於人間生活的闡釋;如果將佛陀太過神化,容易使人入迷。[30]

同年,法師與來訪的北區弟子談話時亦說道

要將佛陀「聖化」而非「神化」,禮誦佛典時,對於神通變化的描述,要予以合於現實的理解;如經典提及眾多神祇、鬼魅,是要提醒大家「敬天愛地」,且注重因緣果報。[31]

法師再次強調要對經典中描述的神通變化,眾多神祇、鬼魅現象予以合乎「科學、合於人間生活的闡釋」、合乎「現實的理解」。2011年,法師與經藏演繹的專業演藝人員座談時

我講述經典時,注重的是其中要傳達的精神理念,希望讓佛法不偏離生活──合於現實生活的佛法最實用,活生生的人間菩薩最靈驗。飛天遁地、不合邏輯的敘述,容易引人入迷而難以自拔。[32]


除了對神化佛經,法師回應與處理態度直接、清楚不含糊避免留給信眾有想像的空間,對於信眾神化證嚴法師或弟子的造神舉動,法師也是經常以破斥的態度直接回應。

過年期間,慈院三位醫師相偕去合歡山看雪景,途中有一輛車半路熄火,很著急,另兩位說:「我們祈禱請師父來修。」他就說:「如果師父把車修好,我把年終獎金捐出來。」不料他們到山上繞了一圈,下山後,車子真的好了,他也實現諾言把獎金捐出來。難道師父真的去幫他修車嗎?那是不可能的,……不了解的事要適可而止[33]

對可以確定沒有發生的事情,法師會直接說「那是不可能的」。對無法確定、無法確知的事情,法師則保守地說要適可而止不了解的事要適可而止」是證嚴法師對「神化」的理性回應,符合法師「生活化、人間化」一貫的態度,也是對於當今科學尚未能完全發展所做的階段性回應目前科學不能理解的事,不代表未來的科學也一定不能理解。目前的科學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目前」不了解的事應該要適可而止,不知為不知,而不是就此可以隨意地補風捉影、漫無限制地牽強附會。2008年,法師在靜思精舍晨語中回憶道:

過去我在自己的小木屋,自己一個人,真的能拜到那分法喜充滿,有一回拜下去時,忽然間好像周圍的境界,一道很明亮的光,很溫柔,……看到阿難,看到迦葉,好像──。欸!這是一個境界而已,不要大家以為──(上人與弟子們一陣微笑)。不過,這是很虔誠的心,感覺到那個境界實在是很美,很圓滿,很柔的光,法華會上那種境界,不斷不斷湧現出來,……。[34]

除了信眾祈求法師示現不可思議的神祕力量,遭受法師破斥之外,法師面對自己修法時出現的境界,同樣以理性的態度檢視自己。法師對於自己的宗教體驗,同樣離不開合情合理的檢驗標準。1993年,來訪的信眾與弟子提問夢見法師法師答道:「夢當然是假,但人生原本就是真真假假,要保持清淨心,不要為假象所惑。[35]1996年,有一女士來求皈依時表示夢見法師,歷歷在目。法師則回答說「學佛雖好,但不要迷信,要守在真正應做的本分事上。夢只是潛意識的反射現象而已,不要執著。[36]1998年,亦有一會眾來訪,請示為何夢見法師?夢境有何意義?法師回以「夢境無須任何穿鑿附會的解釋,而如今棄惡從善,是因為能夠自救。[37]不管信眾是對於佛經的神化,或對於證嚴法師本身的神化、造神舉動法師都以「生活化、人間化」同樣的標準理性面對,回歸到合情合理的現實生活,建立一個正的人生宗旨與生活教育觀念。



[1] 》〈一九七〉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2No. 0099P50。另見「菩薩有力。一者神足。二者示他心。三者教誡。此亦神通所攝。隨其所應。神足他心智。漏盡智。」《菩薩地持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No. 1581P899
[2] 《中阿含經》〈一四三〉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1No. 0026P651
[3] 《大寶積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1No. 0310P492
[4]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3No. 0400P487。另見「一神足神變。云現種種令他生信。二記心神變。即他心通記。說有情善惡心念令其歸伏。三教誡神變。即漏盡通。自證漏盡復為他說令證漏盡。」《瑜伽論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2 No. 1828P584
[5] 》〈o〉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2 No. 0099P170
[6]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3 No. 1442P649
[7] 《慈濟月刊》229期,p71985
[8] 《慈濟月刊》265期,p81988。另見「周小姐一直以佛教生活化來教育子女,佛教精神應該是在生活周遭的一切。上人亦贊成要把宗教帶入生活,不要談玄言妙,也不要談神說鬼。」《一九八八隨師行記--證嚴法師的四時行跡》1997/03/31開示日期:1988/09/12要將佛、菩薩聖化,而非神化。」《慈濟月刊》328p271994
[9] 《慈濟月刊》296297期,p411991
[10] 《慈濟月刊》300301期,p301991
[11] 《慈濟月刊》319期,p331993
[12] 《慈濟月刊》319期,p351993
[13] 見「不要將佛法幻化。佛典中提及的西方極樂世界,……無法證實發現,只能說很多法的境界就是心靈的境界《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六年冬之卷》,p8482006放眼全球,弟子們莫不都以『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相砥礪,所呈現的「和合」景象,真正是很美的境界!如在台中分會所見,處處張貼、懸掛著慈濟活動及希望工程相片,畫面清晰、構圖用心,予人真實的藝術感動。……令上人不禁讚歎:『大家無私地付出,豈不就是菩薩的行徑?人情的美好不也正是人世間最該珍惜的!』『這就是極樂淨土啊!《阿彌陀經》所說的『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池,八功德水……金沙布地……』等功德莊嚴景象,在此即可體會淨土之精神境界。』《慈濟月刊》416期,p1142001
[14] 《慈濟月刊》340期,p191995
[15] 《慈濟月刊》319期,p351993
[16]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六年春之卷》,p712006
[17]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九年秋之卷》,2009/10/01
[18] 《慈濟月刊》360p301996
[19] 《慈濟月刊》361p101996
[20]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夏之卷》,2002/07/31
[21] 釋證嚴《佛門大孝地藏經》,台北市:慈濟文化出版社,2003年,p7-10
[22] 同前書,P11
[23] 《慈濟月刊》444期,p982003
[24]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四年夏之卷》,p5332004
[25]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五年春之卷》,p4292005
[26]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六年春之卷》,p862006
[27]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六年秋之卷》,p4172006
[28]  同上書p4172006
[29]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八年春之卷》,p1812008
[30] 《慈濟月刊》530期,p1222011
[31] 《慈濟月刊》532期,p1062011
[32] 《慈濟月刊》536期,p1192011
[33] 《慈濟月刊》292期,p551991
[34] 《菩提心要》〈釋法華經序 上〉,引用2008313日〈晨語開示〉,台北市:大愛電視台,2012
[35] 《慈濟月刊》321期,p231993
[36] 《慈濟月刊》354期,p241996
[37] 《慈濟月刊》374期,p86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