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代佛像──象徵物佛像
佛陀所處的時代約在西元前五、六世紀,一直到約西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才有佛教雕刻藝術的文物出現。此時的發現以佛塔為主。在發現的一號桑奇佛塔的佛傳、本生圖彫刻中,未見佛像,而是在佛的位置以菩提樹、足印、塔等呈現佛像。除了佛塔本身及周匝塔柱、欄楯上的雕刻藝術保存下來,依佛經記載當有畫像,惟不易保存而消失,如《十誦律》記載給孤獨居士向佛陀求取髮爪後,隨即請示能否造塔供養,並一一請示如何造塔、周匝建築,及如何裝飾、繪畫莊嚴佛塔建築:
由此可知,莊嚴佛塔工藝,除了雕刻藝術外,尚有繪畫藝術,包含男女人形,但禁畫「男女和合像」。
2.第二代佛像──希臘式佛像
貴霜王朝第三代迦膩色迦王時期,約西元一世紀,護持佛教發展,大乘佛教興盛。犍陀羅(Gandhara)位於印度西北部,是印度與中、西亞的交通樞紐,與外族接觸頻繁,並在希臘藝術影響下雕塑起佛像。這時期出現的佛像,除了藝術手法來自希臘(或羅馬)外族之外,最明顯的是佛像臉部為西方人種的特徵:捲髮、蓄鬍鬚、薄唇、高挺的鼻樑。
3.第三代佛像──印度本土佛像
貴霜王朝另一個重要的藝術中心是秣菟羅(Mathura)。秣菟羅位置靠近印度中心,也較接近佛陀時代的區域。秣菟羅與犍陀羅雖同處一時期,就佛像的製作而言,一般認為犍陀羅早於秣菟羅,並認為秣菟羅是受到犍陀羅的影響。犍陀羅佛像沉穩、內斂,製作技術較為成熟,秣菟羅佛像豪放、粗曠,製作技術較無犍陀羅成熟。相對於犍陀羅佛像,除了製作技術的差異之外,最明顯的差異是秣菟羅佛像臉部不再是西方人的臉部特徵,是本土的印度人特徵。此後,本土的佛像特徵一直延續至今,並在技術日益改良之下,笈多王朝時期的佛像發展臻於成熟。笈多王朝時期的佛像已經具有三十二相的特徵。
4.第四代佛像──密教式佛像
笈多王朝之後,印度教日益興盛,佛教相對趨於頹勢,約於八世紀的帕拉王朝時期,佛教融合婆羅門教以來的多神崇拜,佛像人物不再集中於現實的人物釋迦佛,多種佛像及護法神像出現,造型趨於多樣,是佛像的密教化時期。
5.第五代佛像──慈濟佛像
佛教離開印度傳至其他地區後,雖在各地發展出具在地化特色的佛像,長期以來仍有幾項共通的佛像呈現標準:肉髻、髮螺、手印、男眾性別、獅子般雄壯氣勢。而慈濟佛像「宇宙大覺者」並無這些特徵,除了製作技術以壁畫為主之外,佛像造型為圓頂現出家相、以手灑淨膚位地球的女性纖細身形。在性別方面,慈濟另一主要佛像「大地之母」,更是直接以母親的女性性別稱呼佛像。
年 代
|
朝 代
|
區 域
|
佛 像
|
註
|
西元前五、六世紀
|
佛陀時代
|
|||
西元前三世紀
|
孔雀王朝
|
中印度
|
塔、菩提樹、法輪、法座、足印、傘蓋
|
建阿育王石柱
建桑奇一號佛塔
|
西元一世紀
|
貴霜王朝
|
西北印度
中印度
|
犍陀羅
末兔羅
|
大乘佛教出現
|
西元四世紀
|
笈多王朝
|
北印度
|
西元三世紀開鑿新疆千佛洞
|
|
西元八世紀
|
帕拉王朝
|
東印度
|
佛像造型密教化
|
|
西元二十一世紀初
|
漢傳佛教
|
台灣
|
宇宙大覺者佛像
|
佛陀灑淨圖
|
[1] 見「時弗那槃達有尼乾陀弟子。畫作佛像而令禮拜於尼乾子像。時佛弟子優婆塞者語阿恕伽王言。外道尼乾子弟子畫作佛像。令禮拜外道尼乾子像。王聞瞋恚即便驅使。上及四十里夜叉鬼。下及四十里諸龍等。一日之中殺萬八千尼乾陀子於花氏城。花氏城中復有尼乾子。亦畫佛像令禮拜外道尼乾陀像。時有優婆塞已告於王。王聞大瞋捉尼乾陀并其眷屬以火燒殺。擊鼓唱言若有能得尼乾子頭當賞金錢。……今諸沙門濫死者多。王當施於沙門無畏。王即作號令言。自今已後一切沙門制不聽殺。」《阿育王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冊 No. 2042,p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