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華經之前為何要先說無量義經

說《法華經》之前為何要先說《無量義經》?《法華義疏》:「法華者會一切乘同入一乘,今將明收入之義,故前辨出生,以從一法生一切法,故一切法還歸一法,所以將辨收入前明出生,是故前說出生為收入之序也。」因《無量義經》說實相、一生無量義,一生三乘、無量乘;而《法華經》說三乘、無量乘歸一乘。故先說一生無量,再說無量歸一,先說一生萬法,再說萬法歸一。

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2.慈濟佛像的特色 (3)現實人間佛像

(3)現實人間佛像

    自從1979年正式發起籌建花蓮慈濟醫院,1981正式公開徵選醫院設計圖,將興建紀念堂(靜思堂)列入醫院建設工程規劃時,便有紀念堂需有安奉佛像的想法。1989年,尋找一尊具「現代背景」佛像的想法已經出現,製作一尊符合「現代」佛像的想法成為「慈濟佛像」最先出現的特徵。

目前我們看的佛菩薩大都是隋唐時代,當時人們喜歡看圓圓滿滿的面相,即雕塑出來,當時人們認為最好看的面相,希望我們能雕出現代背景的菩薩,再久年代也可看出雕刻時的時代背景[1]

1990年,證嚴法師希望製作出能「與現代社會相應」的佛像,此時手部與現代產物結合的結構出現。

並「借」回中央美術學院張教授繪製的一幅千手觀音圖像,不同的是觀世音菩薩手上改繪地球儀、天平、顯微鏡等現代產物,以示與現代社會相應。上人指示,希望再修改造型[2]

1980年代起,證嚴法師便一直尋找具「現代」特色的佛像,不斷四處參訪瞻仰佛像,也不斷向藝術家尋求協助,並向藝術家表達造像的方向。1998年,有藝術家攜帶「佛陀灑淨圖」模型供證嚴法師參考。[3]法師對製作佛像模型的藝術家再次強調造像須具備「現代、當代」、及「地區特色」的原則。

佛像看起來很莊嚴,不過風格仍偏向傳統模式。希望設計出來的佛像,能讓數百年後的人瞻仰時,感受到此時代的佛教人文特色;若仍是延續唐宋時期的風格,則無法傳達歷史的意義。……上人表示,佛像在不同的時代、背景,有著不同的形態。例如藏傳佛教的佛像,形態都很瘦,那是因為蘊涵有苦修的精神。另外,佛菩薩手持箭、矛等各種武器,代表降伏種種心魔;這些佛像都明確地傳達出時代與地區的特色[4]

法師認為,既然大家都未見過佛陀形貌,造像就要傳達時代與地區特色,不應將造像停留在唐宋時代的造像風格。[5]由此可見,慈濟造像的對象並不是歷史上的教主釋迦牟尼佛色身,不是重製釋迦牟尼佛形貌,若是重製釋迦牟尼佛像,那麼第一個佛像特徵便是要回歸到印度人種形貌。慈濟佛造像顯然不是要重製二千多年前的佛陀形貌。法師表示「佛」並不是一個名詞,而是精神上的形容詞[6]法師強調:

佛教精神並非怪力亂神,絕無飛天鑽地、千變萬化之事,千萬不可將佛陀神化,應將其聖化,因為佛陀是聖人而非神仙。[7]

二千多年前的佛陀,並不是會飛天鑽地的神,他同樣腳刺到樹枝得到破傷風。稱之為「佛」是覺者的意思,他運用智慧去突破種種難關,理念正確,態度超然,人格被眾人認同。為何二千多年來,沒有第二尊「佛」?有人雖能突破人生的難關,但是人格未被人肯定。[8]

基於「現代化、地方化」,及「聖化、不神化」的創作理念,證嚴法師是重新啟動唐宋以來停止的佛造像風格,為佛造像注入多元化的創作元素。「現代」背景、「現代」社會的佛像用詞相對於「傳統」佛像語詞,傳統佛像的特徵在外型上是依據佛經內佛有「三十二相」的呈現,及單尊立體雕塑坐像、立像、或臥像。佛智慧、福德無量,對應的身相應該也是無量,何以只有三十二相?當時印度有轉輪王具有好相、吉相等殊勝相貌的信仰,惟佛相應遠勝轉輪王相,何以與轉輪王相同只有三十二相?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說道:

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好,。天竺國人于今故治肩令厚大、頭上皆為好。……有國土佛為現千萬相,或無量阿僧祇相,或五、六、三、四隨天竺所好故,現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9]

隨天竺所好」顯示當時印度社會已有三十二相的信仰。龍樹菩薩認為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的出現是一種方便示現,是恆順當時社會所好。《增壹阿含經》提到如來身不可思議故不可造作時,就說「所以然者,然復如來故興世間周旋,與善權方便相應。[10]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對當時印度社會而言,就是證嚴法師所提具「現代背景」、「與現代社會相應」的造像原則;「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對現在的社會而言,就是過去的、傳統的社會的造像原則。佛像,自從在印度古代完成「三十二相」的原型後,歷經一千多年的演變,及各宗各派的供奉禮拜,在佛像造型及造像思想並未出現明顯的變化,即使是近代出現的人間佛教思潮,也沒有提出具備人間佛教特色的佛像理念或1995年,證嚴法師說「希望靜思堂的佛像配合實際人體比例」。[11]2000年,法師說道:

佛陀本身是印度人,但佛教傳來中國,在中國所作的佛像即是中國人的形態。所以說,佛像其實也是人像,但為何我們老在延續古時候的人像,而不能表達出公元二千年的形貌[12]

佛像要「配合實際人體比例」,即是「人像」,的觀念,呼應證嚴法師「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中心思想。2004年,法師對佛像「三十二相」的詮釋説

三十二相並非異於人相,而是顯示佛陀與凡人不同,佛陀是人格圓滿的人,其威儀行止十分「人模人樣」,就因為眾生是人不像個人,所以佛陀要來教育眾生,不斷倒駕人間欲救度眾生,要把人雕成人有人樣!所以,這三十二相就是指人的好相,好的形相。[13]

法師認為三十二相」本質上是「」的殊勝好相,簡單說,法師認為佛像就是「人像」。在這個思想下,法師解釋佛像上常見的「雙耳垂肩形象,認為佛教是科學的,要符合現實的生活,所以絕對不會耳朵長到肩膀,否則就不是人了。[14]可見法師心中的佛像是務實、現實人間的。由此,再看三十二相」的頂有「肉髻」相,傳統上是作為區別佛陀佛像與一般現圓頂剃度相比丘聲聞相的主要特徵,也就是說傳統佛陀像貌很少以無肉髻、現圓頂剃度出家相呈現。在視覺的直覺上,肉髻是佛像第一個辨別的主要特徵。

上人於晨語就《無量義經》經文指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形容,是對佛相恭敬、尊重與景仰的文字敘述,實則佛陀具足清淨圓滿的德相,無量佛德難以言語道盡,且佛陀法身「而實無相非相色」,佛法雖然無相、無色,卻無處不在,眾生隨其根機而對佛法有不同的感悟。[15]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對佛的恭敬敘述,也是反映當時社會的流行。此外,佛陀修得無量功德,對應出無量德相,無法以文字、言語做有限的形容。因為文字本身的有限性,所表達的意義也是相對有限,難以完整。一旦以文字寫出來,很容易讓詮釋者、閱讀者著相落入偏執。同樣的,繪畫、雕塑也是一種表達的工具,繪畫、雕塑本身的表達能力也是有限,一旦畫出形象落入有相,即會顯示出不完整、不完美之處。證嚴法師佛像就是「人像」的理念基礎上,回歸當下現實的生活,強調佛教現代的人間性格,及歷來佛像形貌反映當代人、供養人的情形下,慈濟佛像自然出現以當代近似、或真實人像做成的佛像形貌。這些慈濟佛像特色,同古印度出現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造像原則一樣,都是方便示現的當代造像模式,呈現慈濟佛像當代的現實人間性格,將慈濟佛像的人間化程度作最大的發揮。

佛教生活化,菩薩人間化」,我常說你們要拜佛,寺院中木刻、石雕的佛菩薩相,並不是真正靈感的佛,只是藉相讓我們攝心而已!真正靈感的佛菩薩是在每個人的心裏啊!我們共同來發願,現在就做一個有求必應的佛,現在就做一個有求必應的菩薩。[16]

首先是慈濟大林醫院「佛陀問病圖」中的佛陀及弟子形貌,頭部有毫光的佛陀肉髻相已經沒有出現,容顏出現近似印順導師、證嚴法師形貌的肖像。五年後,接著慈濟新店醫院「佛陀問病圖」佛陀及弟子,同樣是出現沒有肉髻相、近似印順師、證嚴法師的形象。在袈裟服飾方面,原本偏坦右肩的男性服飾特徵也改為通肩的形式。期間,在慈濟大林醫院「佛陀問病圖」完成後隔年,花蓮慈濟靜思堂完成「佛陀灑淨圖」佛像,其中宇宙大覺者佛像也以近似證嚴法師形象為相貌。證嚴法師默許近似自身形貌的慈濟佛像,是欲藉人間真實人物製作的佛像,將慈濟佛像做最大程度的人間化並藉此銜接慈濟的人間菩薩法義──現在就做一個有求必應的佛,現在就做一個有求必應的菩薩」。

    慈濟佛像不只是藝術上的文物,更重要的是呈現證嚴法師佛教生活化,菩薩人間化」思想因為慈濟人間佛像的具象、不飄渺,確保了慈濟人間菩薩通往人間成佛之道的真實性。慈濟雖有許多項造型技術脫離傳統佛像,但最主要的佛像容貌仍屬飄渺、不具體。因此,允許製造佛像時以具體可徵近似法師形貌登上佛像,使佛像形貌脫離飄渺的意境,是法師務實性格的表現,也是慈濟方便法門的運用。此外,慈濟佛像形貌在方便法的發揮下,除了以佛教人物肖像作為佛像外,也將慈濟佛像形貌延伸到其他宗教人物。

贈與主教一行福慧紅包後,上人說明紅包上的「佛陀灑淨圖」,在佛教來說,是佛陀灑淨地球,而依天主教說法,該是天主在照顧地球;那幅圖像是聖人的象徵,故可說是佛陀也可說是天主等[17]

慈濟佛像的功能不只限定在佛教人物,證嚴法師也願意以佛像與其他宗教交流,作為其他宗教人物的象徵。這種與其他宗教交流的措施,[18]源於法師的宗教觀。



[1] 《慈濟月刊》269期,p151989
[2] 《慈濟月刊》289p351990。另見「四年前,證嚴上人希望放一幅佛像在靜思堂,不過他不要唐朝、漢朝、北魏的佛像,而是『現代』的佛像。很多藝術家問:『佛像是要梳西裝頭、穿西裝,帶大哥大或衛星電話嗎?』上人說,不是。」《慈濟月刊》401p682000
[3] 在慈濟佛像出現前,已經先行完成命名為「佛陀灑淨圖」
[4] 一九九八年.春之卷 證嚴法師衲履足跡1998/05/31開示日期:1998/03/07。同書,另見「『創作佛像固然必須虔誠尊重,但不一定要拘泥於傳統形象。』『我希望能用無聲的說法,讓人一看到莊嚴的佛像,即有心靈上的感動與體會。創造出能象徵當代佛教人文特色的佛像,是一分歷史責任,若我在有生之年無法達成理想,也會將這分理念流傳下去,留給後人去完成。』上人鼓勵陳先生勇於創新,創造出二十世紀特有的佛像;……。
[5] 古來佛像創造的目的,就在令人見到佛像便行禮拜,但觀者內在有否歡喜?有的人見佛像就拜,不敢坦露自己到底喜不喜歡?也不敢批評佛像莊嚴與否?所以很希望藝術家一起來努力,真正創作出能使人從內心讚歎,並且生起虔誠信仰之心。」二000年.夏之卷 證嚴法師衲履足跡2000/08/31開示日期:2000/06/30
[6] 《衲履足跡》2007..p350
[7] 《慈濟月刊》300/301p301991
[8] 《慈濟月刊》307p391992
[9] 《大智度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5No. 1509p684
[10] 《增壹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2 No. 0125p657
[11] 見「上人表示,希望靜思堂的佛像配合實際人體比例,『慈濟的理念是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所以佛像也要如真實的人生,要很實在;……。』《慈濟月刊》347p221995
[12] 二000年.夏之卷 證嚴法師衲履足跡2000/08/31開示日期:2000/06/30
[13] 《衲履足跡》2004,秋,p358
[14] 《衲履足跡》2004,秋,p358。另見「故說『雙耳垂肩』,就是指就是指佛陀姿態端直,絕無彎腰駝背,所以耳朵看來在雙肩之正上方,既不偏前亦不偏後。」同前書。
[15]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11,冬。
[16] 《慈濟月刊》281期,p151990
[17] 二00二年春之卷 證嚴法師衲履足跡2002/04/30開示日期:2002/01/25
[18] 師父說,慈濟紀念堂的的會議廳,將來誰來借都可以。如果外教不方便有佛像的陳設,師父還要設計布縵,屆時可以放下布縵,擋住佛像……。《慈濟月刊》269期,p34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