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華經之前為何要先說無量義經

說《法華經》之前為何要先說《無量義經》?《法華義疏》:「法華者會一切乘同入一乘,今將明收入之義,故前辨出生,以從一法生一切法,故一切法還歸一法,所以將辨收入前明出生,是故前說出生為收入之序也。」因《無量義經》說實相、一生無量義,一生三乘、無量乘;而《法華經》說三乘、無量乘歸一乘。故先說一生無量,再說無量歸一,先說一生萬法,再說萬法歸一。

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一、佛寶 (三)慈濟佛像的發展與特色

()慈濟佛像的發展與特色

      慈濟佛像的製作,主要是出自證嚴法師的思想。以花蓮靜思堂「佛陀灑淨圖」做分野,完成初稿的時間在1996年,整件作品完成的時間在2001年。在這段期間之前,證嚴法師對佛像的看法,可從對弟子的一般開示中瞭解。首先,對於佛像的形式,1992,法師在回答台中弟子詢問分會佛像時說到「佛像只是象徵,敬佩佛陀更應重視內心的虔誠,勝於執著金身的佛像。[1]1993也在回答佛像衣飾是要印度化或中國化時,提到呈現的重點應是「如何圓融地讓現代人亦能體現佛陀時代的精神,而非執著形式。[2]顯然,法師對於佛像是不侷限在傳統造型中的,而這也可以從1986年完成的「佛陀問病圖」中印證。除了佛像外型的變化之外,慈濟佛像架構:具有故事意義的背景搭配主體佛像的造像手法,也已經於1993年提到。法師對一位欲往佛像雕刻發展的居士建議時說:

不妨從「造景」方面思考,不只是單純雕一尊佛像,而是透過造景表現故事,讓人更深一層會意、會心。[3]

這種屬於印度第一代壁畫佛像裡的佛像加上背景(前景)二層次架構成為慈濟造像最主要的特徵。其次,對於靜思堂供奉佛像的場所,法師指出在一進門的大廳景觀要呈現慈濟精神,供奉佛像的宗教功能則是要設於樓上的大講堂,有別於一般寺院入口大廳以供奉佛像為主的空間分配。[4]慈濟的靜思堂分支會建築,大廳空間較大講堂、佛堂小很多,惟前者是信眾出入必經之處,在此佈置呈現慈濟精神,法師對慈濟道場入世功能的強調。2001「佛陀灑淨圖」完成後,陸續在各地興建的分支會所中供奉新式慈濟佛像,對這些佛像的出現,法師提出更多的佛像思想。2002年,就佛像造型設計證嚴法師說:

這佛像突破了一般人對傳統佛像的看法,傳統佛像多數是仿襲唐、宋、元等朝代的造型,但我覺得何必一直模仿古代的佛像,身在現代當然也可以使用現代人的造型。[5]

2006年,法師也不諱言指出「就算是古代的佛像也並非真正的佛像」。[6]自佛陀涅槃到佛像出現的時間約有六百年之久,且當時並未有如照相攝影般可以留下身影的技術,自然無法留下佛陀真正的容貌。因此,法師也說「歷代佛像造型多類似當時人的形象[7]最明顯的例子是印度貴霜王朝時代犍陀羅地區的希臘式佛像,呈現的就是當時西方人種的形象。2012年,法師指出:

佛世時無雕像,是後世為了紀念佛陀、銘念佛恩而塑像,後人既未曾見佛,也就無法塑出真正的佛陀形象,許多佛像是依供養人的面貌形態而雕塑[8]





[1] 《慈濟月刊》311期,p331992
[2] 《慈濟月刊》320期,p231993
[3] 《慈濟月刊》312期,p131992
[4] 《慈濟月刊》318p271993
[5]  二00二年冬之卷 證嚴法師衲履足跡,2003/01/31,開示日期:2002/10/02
[6]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6,冬,p276277。另見憑良心說,我希望有作品能更突顯佛陀透徹的精神面,而不希望太傳統的造型。……但感到要達到我的理想有困難,因為會顧慮到專家的評語。」其實,台灣也有很多畫家來和上人談過這幅靜思堂的佛陀壁畫,但沒有人敢接,因為也是怕被批評。」《衲履足跡》2004..p
[7] 《慈濟月刊》506p1242009
[8]  二0一二年夏之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