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接著舉各種菩薩修持事蹟為例。首先,以常不輕菩薩強調人人皆可成佛。〈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說道:
對於常不輕菩薩所表現的特殊修持行為,明代通潤法師在《法華經大窾》解說:「禮拜者。身業也。讚歎者。口業也。深敬者。心業也。」可知禮拜讚嘆一舉含攝身口意三業修持。此外,通潤法師也說:「以汝等尋常日用折旋俯仰。迎賓送客處。皆與諸佛菩薩。日用所行。毫無別異。於當來世必得作佛。故我敬視如佛。而禮拜讚歎也。」[2]舉尋常生活中常見的彎腰拱手作揖,恭敬、誠摯迎賓送客行為為例,只是常不輕菩薩將世俗的誠摯禮貌招呼問候之語,作為「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恭敬的授記祝福因緣。惟遇我慢、增上慢四眾人,不但不接受授記祝福,還要加以謾罵、以杖木瓦石投擲。〈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說:
對此,《法華經大窾》說道:
言以平等佛慧授之。而彼反以為無智。以真實事告之。而彼反以為虗妄。……不輕能行忍辱。全在深敬二字上。若敬之不深。不能視之如佛。安能受其罵詈杖木瓦石哉。語云。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曲禮云無不敬。敬之一字。是常不輕入道之基也。[5]
常不輕菩薩「恭敬、尊重、讚歎」四眾行者如佛,是常不輕菩薩進入一乘道修行的基礎。1992年,證嚴法師行腳至屏東分會,適逢發放日,會眾們在見慧法師、見淨法師、法明師引領下禮拜法華經。證嚴法師在法會中開示「禮佛、拜佛」的意義時也說:
證嚴法師以感恩心對治貢高我慢,詮釋常不輕菩薩的「恭敬、尊重、讚歎」。早在克難慈濟慈濟功德會成立之初,已經開始使用「感恩」一詞。1967年,《慈濟月刊》〈會務報導〉記載:
1970年,《慈濟月刊》〈社論〉說道:
從過去生威音王佛常不輕菩薩恭敬禮拜、尊重、讚嘆四眾如佛,到近代釋迦佛證嚴法師恭敬大眾,起感恩心,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為入一乘道修行基礎,是配合大眾生活,將宗教的禮拜儀式轉化為生活化、口語化的「感恩」用語,將禮拜的四眾對象擴增為日常生活中的社會大眾,「感恩」一詞成為證嚴法師及弟子們最常見的開場與結尾語句,成為慈濟世界大量使用的修持法語。如1992年,
同年,證嚴法師行腳至台北分會,向委員們及新舊任組長勉勵時說道:
1996年,東區培訓委員回靜思精舍尋根,證嚴法師對眾開示道:
法師進一步認為要達到「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就是平時大家要「互相感恩、彼此感恩」,因為人與人之間互道「感恩」,啟動善的循環,種下成佛的善因。猶如〈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說:「聞不輕言。汝當作佛。以是因緣。值無數佛。」[15]因為聽聞常不輕菩薩的一句恭敬「汝當作佛」讚歎,上等者,聽即領受悟入人人皆有佛性,勤行菩薩道。次等者,雖當下不解其意,但能虛心請問於常不輕菩薩,經常不輕菩薩解說而得悟道。再次等者聞後不思道亦不起瞋心我慢,但已種下值遇無數佛、授記成佛的善因。下等者,如經中四眾人:「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甚至有「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但儘管如此亦已種下能值遇無數佛的善因。明代圓澄《法華經意語》:「雖以惡口罵詈杖石打擲。亦因毀罵而種其因。如人嫌旃檀樹。惡心斫伐。因伐樹故。香氣隨身。」[16] 由此,證嚴法師及弟子們與人談話時經常提及的「感恩」一語,亦是「種下一個好因」。如慈濟人為賑災上街募心募款,有時遭他人當面辱罵,或當面誹謗慈濟教法,但慈濟人同樣能夠彎腰鞠躬,口說「感恩」祝福對方,讓對方種下一個好因得以值遇無數佛,以致畢竟成佛。甚且,證嚴法師進一步提倡人人「互相感恩、彼此感恩」,讓人人都能種下成佛的善因。2000年,證嚴法師在與靜思精舍與同仁談話時,再次以「常不輕菩薩」為例勉勵道:
上人提起《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佛陀很是讚歎、肯定這位菩薩,但世人卻看不出他是菩薩,甚至還打他、罵他、毀謗他!「要慶幸自己生活在菩薩群中,要多看他人的優點,不要將他人的缺點放在心上,如此才能生起真誠的感恩心。」[17]
2011年,證嚴法師在靜思精舍與企業家談話時說道:
常不輕菩薩奇特的修行舉止,與《妙法蓮華經》其他譬喻一樣成為知名的修持事例,惟一般在例舉常不輕菩薩事蹟時,主要強調人人本有佛性故當得作佛思想,呼應《妙法蓮華經》人人具佛性之說,少說常不輕菩薩所說的作佛原因:「行菩薩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第一次提到不敢輕視四眾修行者的原因是「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其後再提及時只簡略說「皆當作佛」、「當作佛」,致今引用常不輕菩薩言說者,多只提簡化的「皆當作佛」、「當作佛」,只重果報少提因行,忽略「汝等皆行菩薩道」過程。證嚴法師除了如一般信者,強調《妙法蓮華經》終極的「皆當作佛」佛性說之外,也強調成佛前的「菩薩道」事蹟。除了強調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可以成佛,與佛平等,法師同時也看到常不輕菩薩將每一個人當菩薩恭敬禮拜,強調人人可以成菩薩,人人可以與菩薩同等。1999年,證嚴法師在為慈誠隊員講解法華經時說道:
活佛離我們不遠,心中有佛,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則當下就是佛的淨土。所以要用最虔誠的心來待人,這就是最吉祥的境界。恭謹禮敬別人也是在鍛鍊自己的心,能夠放下身段、去除傲慢自大的心態,就能轉凡夫心為菩薩心。[19]
證嚴法師以「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詮釋常不輕菩薩禮拜四眾的修持法門,能如此則達到「最吉祥的境界」,當下就是淨土。2011年,法師在花蓮靜思堂看弟子們在講台上作經藏演繹手語表演時,有感而發說道:
常不輕菩薩特異的行為舉止,從禮拜讚嘆到近代證嚴法師的「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的「互相感恩」,目標是達到一個「最吉祥的境界」,通往建立一個「人間淨土」。常不輕菩薩修持的法門,〈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道:
相對昔日常不輕菩薩法門,今日亦有慈濟人:不專讀誦經典,但行菩薩道。1995年,《慈濟月刊》〈社論〉:「有許多慈濟志工很少念經拜懺,也不以靜坐禪修為修行法門,而是深入人群救助貧困和遭逢災難變故的人,……。」[22]「不專讀誦經典」有二說法,一說為不讀誦經典,一說為不只是專門讀誦經典[23]。蓋有根基利者,可不讀誦經典,但行一事即可入道,惟此大菩薩畢竟少數,否則一般芸芸眾生仍應藉助讀誦經典,惟或多、或少視程度不定。對此「但行禮拜」讚嘆修持法門,宋代戒環《法華經要解》說道:「不專讀誦以持無相經。確忍罵辱以持無我行。無相無我所謂精持也。」[24]清代智祥《法華經授手》也說:「不專讀而但禮拜。正是持無相經。行無相行。」[25]明代德清《法華經通義》詳述道:
既曰人皆有佛性,則真正佛經在人,在大眾身中,不在文字,佛典經文只是詮釋彰顯佛性之工具。1989年,《慈濟月刊》〈法語點滴〉同樣說到:
證嚴法師以口語化、生活化的語言,將「每個人」佛典化、經典化,提出「每個人都是一部經典」的法語。此法語並成為法師談話說法時經常強調的語句。2006年,法師在關渡園區向人文真善美志工開示時說道:
人人都是一部經典,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當虛心吸收別人的優點、勇於改正自己的缺點。……我們的法門就是走入人群,在人與人之間修行。「無量法門,悉現在前」不是一直看佛經,而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一個人就是一部經,了解愈多人的心境,就能通達愈多法門,從每個人身上學智慧,人圓、事圓,理才會圓。[28]
2007年,證嚴法師行腳至高雄靜思堂時開示道:
「並非到寺院拜佛、聽法師講經,才是『法』。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部經,言語、行動中都有『法』;只要多用心,就能體會『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在慈濟,要聽經,每天都有經可聽;要行菩薩道,天天都有好事可做。」歲末祝福已展開,上人從東到南,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弟子,一個人就是一部經,每天有多少經擺在面前,就看我們願不願意讀。[29]
2011年,證嚴法師在靜思精舍早課後的志工早會時間說道:
[3] 見「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妙法蓮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9冊 No. 0262,p50。
[10] 《慈濟月刊》307期,p53,1992。另見「上人報告會務,感恩大家的辛勞,……。」《慈濟月刊》309期,p18,1992;「感恩大家對我『恆常的支持』……。」《慈濟月刊》310期,p11,1992。
[12] 《慈濟月刊》313期,p31,1992。另見「非常感恩大家積極熱心地在日本推動慈濟志業……。」《慈濟月刊》324期,p25,1993;「對慈濟人團結合作的精神,我總是非常感動、無限感恩,感恩大家秉承恆長心……。」《慈濟月刊》332期,p24,1994;「總之,感恩大家!祝福諸位平安健康、歡喜自在!」《慈濟月刊》360期,p6,1996。
[14] 《慈濟月刊》361期,p26,1996。早在1983年,即有記載「互相感恩」,見「師父嘗言:……而在這互相感恩的融洽氣氛中,不正是「上報四重恩」的謝眾生恩。當今社會如人人對周遭事物,時時能懷著一份感恩的心念,互助互讓,相輔相成,則世界大同之康莊大道近矣!」《慈濟月刊》204期,p16,1983。
[17] 《慈濟月刊》408期,p104,2000。另見「晨語時間,上人以常不輕菩薩的心念勉眾,對人要常懷感恩、尊重、愛。『若能尊重人人,就不會做出輕視或欺侮人的行為;常常保持恭敬心,感恩、敬愛人人,就不會造作身、口、意三業。』」《慈濟月刊》485期,p127,2007。
[20] 《慈濟月刊》534期,p6,2011。另見「慈濟世界人多事繁,大家互相切磋、磨鍊,要常有感恩心;被磨、被刮時,一聲感恩,就能光華閃爍!如果人人都有這分感恩心,則當下就是淨土了。」《慈濟月刊》347期,p20,1995。
[23] 見「既不專讀誦。亦不專禮拜二事兼故。新學比丘禮維摩足。未有知故非舊學故。然有解言其此比丘不行讀誦。但為禮拜。若爾應言不讀誦經。何用專字。故知不專讀誦。亦不但行禮拜是此中意。」《妙法蓮華經玄贊》大正藏,第 34 冊 No. 1723,p839。
[27] 《慈濟月刊》274期,p24,1989。另見「上人表示,每個人都是一部經藏,只要彼此敞開心胸、用心對待,就能深入一部部活生生的人生經藏,得到如海的智慧……。」《慈濟月刊》445期,p104,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