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第六期志業發展──70歲之後
《1975年02月 100期》〈會務報導〉:「她深知本會慈濟宗旨嚴明,以「誠」「正」為出發點,值得社會人士共襄盛舉的慈善事業。」( 100p18
《1975年03月 101期》〈會務報導〉:「陳瑞蓮 女士,早聞本會慈濟宗風。」( 101p16
《1993年06月 319期》:「在三藏十二部經典中著重談論因果,有很多奇妙色彩,這種奇妙的世界,我儘量轉化,要將其中的神化變成人化。對於當中神奇故事的發生,和前生世界的敘述,我將它轉化成現代人的心靈世界。」( 319p35
1993年法師以假設性語氣自問自答提出「慈濟宗」一詞,此時候的背景是;「一步六腳印」,
《1993年06月 319期》:「因為佛陀時代的教義也沒有依循一定的經典,佛陀的說法是因應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人的根基所需而成。二千多年前,佛陀所處的印度,宗教繁多紛雜,一時之間要改變大家的觀念不容易,所以他的說法取材具有濃厚神蹟色彩,那也是為了適應社會背景和人民的教育程度。
另外,口耳相傳,由阿難尊者以「如是我聞」結集的佛經,再經由中國高僧大德西去取經後的翻譯和修飾增刪,是否還保存相當的原義呢?在這種想法下,我想佛法應該復古,並不一定要依循那一部經、那一個宗派。假如有人問我是屬於何種宗派,我想可能是慈濟宗吧!我認為最應具備的是佛陀慈悲喜捨、悲憫眾生,為眾生拔苦的精神,於是將這股精神帶入慈濟。」( 319p35
此時法師五十六歲,已有「慈濟宗」的想法。惟在此之前,使用更多的是「慈濟法門」。1988年,功德會成立二十二年之際,法師弟子即提到「法師一再鼓勵我們一心無二志追隨師父修慈濟法門,在慈濟道上行菩薩道永不退轉。」[2]顯然,「慈濟法門」已經經常使用,這代表「慈濟」的理論與可修證的作為已經達到一定程度的效用,才會有此代表性的專有名稱出現。1995年,法師言:「慈濟法門是『以事會理』,於力行實踐中,感受妙法的真義。」「慈濟法門」成為慈濟通用語。此後,一直到2004年法師做偈,「慈濟宗門」用語也開始大量使用。
那時候法師說慈濟功德會創辦二十七年後,法師此後2004至2006年期間多次使用「慈濟宗門」。直到2006年,法師在靜思精舍以《無量義經》偈語首次勉常住眾要立志傳法脈時說道:
法師在提出「慈濟宗」多年後,於2006年7月提出「靜思法脈」的觀念,並將二者結合。在四十周年,法師六十九歲,完成確立「靜思法脈」與「慈濟宗門」的關係後,於花蓮靜思堂「慈濟志業體同仁精進二日」共修活動中正式向社會宣告:
十二月十六、十七日,四大志業的同仁及主管們聚集在講經堂,我向大家宣告,正式確立靜思法脈與慈濟宗門之共修模式。……為什麼早在四十一年前的三十支竹筒就開啟慈濟之門,如今才在志業體同仁們共同精進之後,決定開啟慈濟宗門?因為現在正是時候!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俱全。不同單位的主管們,帶領同仁投入,在這個時刻宣布,有代表性,也讓同仁們有所感受,而且要讓他們知道,慈濟為什麼會立宗。[6]
從法師弟子們對「慈濟法門」的普遍使用看來,「慈濟法門」是自然的形成,無須經過宣布的嚴謹過程,這應是「法門」不牽涉特定的組織與信眾。惟在傳統佛教淨土宗、禪宗「宗門」道場環立的情況下,「法門」的代表性不足以滿足部分慈濟人的需求,法師弟子與信眾迫切需要的是一個可以與其他宗派媲美的「宗派家庭歸屬」。「慈濟法門」行之已久,慈濟的組織與任務持續擴大,部分弟子與信眾自然產生「宗門歸屬」的需求。法門可以無量,可以是學說的,宗門卻是世間獨特、罕有的特定組織團體。當慈濟世界的大家長證嚴上人不斷面對弟子、信眾現實的宗派歸屬疑問時,創立「慈濟宗」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況且,不管是法師的獨特思想,還是慈濟各項濟世志業,在完成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後,慈濟世界內容都已夠豐富,在這個廣大的基礎上,可以不用為了成立一個宗門再刻意增加內容與材料,隨時可以直接宣布宗門的成立。
印度佛教在佛陀滅後,弟子們因為對教法義理詮釋不同,首先有了部派之分,在部派之中又因為見解不同,有了學派之分。從最初的二個部派到為數眾多的學派產生,是佛法整理產生的自然分支現象,分支的現象有助於佛法在研究或實踐的層面上深化或廣化。印度佛教輾轉進入中國後,初期也是諸家學派興起,從而形成宗派。然中國宗派之形成,因無統一的前例可循,除了有起源於祖師開立宗門之舉者,亦有起源於後代人以文字代為前人冊封祖師立宗者。後者這種未經當事人同意,或未在探得當事人真意的情況下,可能出現無宗派意願者被迫宗派化的現象。其次,個人主觀認定的不同,冊封對象也有所不同,形成一宗派有多種宗譜的奇特現象。[7]蓋個人或有較偏屬某經某論,惟宗派畢竟有門牆內外之隔。佛法無邊,三藏十二部經論浩瀚,有強烈宗派意識、契合個人理念願深入一宗門者有之,惟宗派意識薄弱欲自由倘佯於八萬四千法門者,或在諸宗派之外擇一學派深入者亦有之。此外,若只有教義的探討,無該教義的修證方式,或無足以標誌代表該教義的實踐方式,應是學派不應成宗。即便是當代或歷代眾多人信奉、研究的教義,也只是甚為流行的「主流思想」、「主流學派」。反之,某思想學派雖非主流,但有特定的宗主、明顯的立宗宣示、及特殊的實踐方式,雖信眾不多亦可成宗。以目前的現代法治社會講究公開、透明、具體可徵信的環境,成立「宗派」宗教團體應該符合現代團體幾項基本的條件。至少,就現代統一的教會立場,最低限度的宗派團體組織是要能夠符合這些基本的構成條件:一、出家僧眾與在家信眾要有強烈的團體歸屬感,二、要有可資辨別的獨特教義,及具體可行的修證方式,三、要有宗主作出立宗的明確言論或行為,四、要有明確的宗主傳承制度,五、要有明確的公開集會場所,六、不違反社會善良風俗。就現代世俗法治精神,一個團體機構的形成要有領導的負責人,若無負責的領導人,團體便沒有代表與政府及其它團體運作,因此宗派必要有宗主,並且要宗主有主、客觀的負責意願。
從成立慈濟功德會到慈濟基金會,過渡到「慈濟法門」,再到成立「慈濟宗門」,「慈濟功德會」、「慈濟基金會」是社會的、社團的志工、志業性質,「慈濟法門」、「慈濟宗門」是宗教的、教派的的修行性質。[8]就地理位置言,證嚴法師說靜思法脈起源於普明寺旁的小木屋,慈濟宗門則緣起於普明寺。[9]就佛法的本質言,慈濟宗門出於靜思法脈,「傳承靜思法脈,宏揚慈濟宗門」成為宣佈立宗時典型的對句。接著於2008年進一步提出「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揭示法脈與宗門的實行方向。
正式宣布立宗後,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繼續運作的同時,證嚴法師仍不斷提出新思想與新作為。首先,立宗後的第一年2007年,各地慈濟人陸續向政府、民間機構借用場地,於台北中正紀念堂及全球各地舉行浴佛典禮。此後,每年都會固定於中正紀念堂舉行,並邀請諸山長老、法師及各宗教代表蒞臨參與。慈濟的浴佛儀式與傳統浴佛不同,從佛像到花湯、禮拜都有不同,最主要者是慈濟以「宇宙大覺者」佛像取代傳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甫誕生時的佛陀立像,並以「禮佛足、接花香」向佛像禮拜的動作取代傳統舀香湯淋浴佛像的動作。[10]早先,在慈濟特有的佛像「佛陀灑淨圖」未完成前,慈濟的浴佛仍是傳統的舀水浴佛方式。1999年,花蓮慈濟醫院大廳內首次浴佛,及2000年花蓮靜思堂首次在室外道侶廣場大型浴佛,採用的都是傳統方式,[11]直到2001年「佛陀灑淨圖」完成後,慈濟就以自己特有的佛像作為浴佛的主體,而且也不再是舀香湯淋浴佛像的儀式,2006年開立宗門之後更是在全球擴大舉行。浴佛像的意義除了見於佛經記載之外,傳到中國不久之後也有了佛誕日浴佛的慶祝儀式,而慈濟何以會推出有別於傳統的浴佛儀式呢?除了浴佛儀式之外,從「佛陀問病圖」、「佛陀灑淨圖」、「宇宙大覺者」佛像的創新,以「大愛」闡釋「佛性」,賦予「行經」、「深入經藏」、「慈濟大藏經」佛經型態的新詮釋,及慈濟十戒的制定、大體捐贈身佈施生死觀的推動,都可說是源於法師青年俗家時期體悟的「佛法生活化」想法。
佛法必定要生活化,所謂生活化,就是要務實;務實之意,就是要把握當下時空背景,不要脫離『現在』之此時此地。如有些流傳至今的宗教儀式,或許佛世時代也沒有那套形式,是當初祖師大德們透過思考,應機應緣所制下的方便。然則,時代畢竟不同了,……佛法須如水應方就圓,要觀機逗教提出切合時代的方便之法。……故說,重要的是如何引導人自淨其心,不必拘泥於必定要依傳統佛教形式。[12]
法師的「佛法生活化」──務實──不拘於傳統形式的思考邏輯,支配著慈濟世界的規劃設計與實踐,從這裡可以看出法師在創辦功德會後,不斷在「為眾生,」、「為佛教」方面提出有別於傳統的新制度與新思想,建立具有各種特殊人文的慈濟世界,開立宗門即是對這些創新制度與思想一個階段性的標誌。對此,法師以「年輪」說明慈濟歷史的劃分: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慈濟也有年輪──慈善、醫療、教育、人文,每十年成就一項志業;四十年來已粲然大備。如今邁入第四十一年,第二個年輪開始轉動,要「回歸竹筒歲月」,匯聚更多愛的力量、擴大愛的範圍,……。[13]
2007年,慈濟四十一週年慶全球各地分支會、共修處所舉行的「志業展覽」主題即定為「回歸竹筒歲月、樹立慈濟新年輪」。上半年除了四十一週年在全球擴大舉行慈濟式的浴佛儀式,及提出「回歸竹筒歲月、樹立慈濟新年輪」佈展主題外,也提出「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法中有禪」新思想,及推行第一階段「克己復禮」運動。下半年將「八大腳印」架構進一步更名為宗教的「八大法印」,並繼續推行第二階段「克己復禮」減碳運動。證嚴法師在2006年底正式開立宗門之後,經過2007年一年的整理,將上人歷年來的思想與教化行持做一歸納,於2008年1月出版《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書中確立慈濟菩薩道、大直道三大內容:《妙法蓮華經》、《無量義經》是慈濟宗門依循的經典;「大愛」即是宗門「如來德性」、「佛性」、「一真實相」,是慈濟宗門終極思想;「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是宗門核心精神與實踐。[14]此外,並將慈濟世界日常生活中特有的種種文化,定義為「慈濟人文」,以「人文」一詞含括慈濟人的食衣住行言行舉止。從義理的信解篇到現實生活的行證篇,《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提綱契領地呈現法師總體思想與教化之輪廓。
自從1995年花蓮弟子仿效功德會創立時克難精神,帶回儲滿硬幣的竹筒至精舍後,各式各樣的儲蓄錢筒──「竹筒」便重新在全球各地弟子與會員之間流行開來。[15]當初採用竹筒的設計是每日從菜錢中節省五毛錢銅板投入竹筒,不是一個月投一次十五元,是為了每天都能喚醒一分愛,[16]發一次助人的善念,不是一個月才發一次善念。法師不斷以「竹筒歲月」粒米成籮、滴水成河的克難、克儉精神勉勵大眾,「竹筒」成為靜思精舍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象徵,成為慈濟宗門日行一善,及不輕視小善的最佳教材。每年,弟子們也都會舉辦「竹筒回娘家」的活動,讓竹筒內的涓滴愛心匯入功德會內,讓後進的弟子與會員們能夠體會並跟隨當初創會時的艱難歲月。
「竹筒歲月」不是一次活動而已,而是慈濟家風。「要傳承靜思法脈,就要知道精舍生活由克難開始、在克難中造福。所以要持續推動竹筒歲月,一方面培養人人的愛心,一方面飲水思源,體會法脈緣起。[17]
法師的弟子們不僅自己響應「竹筒歲月」,更在國內外訪視濟助個案家中,或是義診、賑災發放的現場,大力向受助者介紹「竹筒歲月」的緣起,讓貧窮人家也能不輕視小善,響應行善的呼籲,拿出身上、或是家中僅有的銅板投入竹筒內,或是認養竹筒回家。[18]當「竹筒歲月」經驗輸出到國外時,更有以其他物資代替硬幣者。[19]四十一週年時,法師更呼籲「回歸竹筒歲月」,「回歸竹筒歲月」成為慈濟年度志業展覽的主題,「竹筒」成為慈濟活動時隨處可見,隨時可以認養傳播愛心的小工具。法師說「回歸竹筒歲月」,就是「濟貧教富」,引導被濟助的人開啟愛心去付出。[20]上人在濟助貧困人家的同時,也以一個小小的竹筒啟發受幫助者的善念,讓他們也有行善植福的機會,建構出一種特殊的「濟貧教富」模式。
以竹筒五毛錢引導「窮人幫助窮人」的思想與實踐,[22]鼓舞了貧困者的心靈,擴大佈施者的範圍,突破了『貧窮布施難』的傳統框架,為俗世的社會救濟另外提供了一個實踐平台,為出世的佛教布施法義增添一嶄新的內容。傳統思想中雖早有「日行一善」、「莫以善小而不為」的行善觀念,法師卻順應自己的因緣,用自己的語言解說,並且提出具體的實踐方式。不管這個「思想」是傳統的,或是創新的,法師總能搭配提出具體可行的實踐方式,將抽象教條的,或具創意的觀念化為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思想」──不管是俗世社會的,或世出宗教的,都在法師一貫的「生活化」中務實地成為慈濟人文。在「回歸竹筒歲月」克己、克勤、克儉、克難思想與實踐的延伸下,接著推出「克己復禮」一系列的運動。
「克己復禮」運動著重在人倫道德的提倡,及物慾的節制,進而延伸到環境生態碳足跡的減量,以緩和地球溫室效應的環保生態問題。針對現今社會奢糜之風,及人與人之間摩擦嚴重,導致社會治安敗壞,法師期待透過恢復禮教來克制自己的脾氣、習氣,建立一個有禮、有秩序的社會,並從克制自己的脾氣,進而節制自己的物資欲望,減少過度消費,力行環保生活。2008年初,更提出八分飽、二分幫助人的主張,從飲食方面進一步提出具體訴求。慈濟的飲食文化除了基本的宗教素食,早期最具特色的要屬環保碗、筷,及環保杯的使用與推動。慈濟開始使用環保碗、筷,及環保杯的年代發源甚早,這三樣飲食餐具的設計製作也都各自歷經多種演變,並經由活動的介紹與贈送,大量推行到社會上。1998年慈濟發行的刊物已經出現環保碗、筷、環保杯成為活動營隊每位隊員必備物品,及使用「公筷母匙」的記載,[23]顯然環保餐具已經歷經長期的使用。2000年,更可經常看到「隨身三寶」、「環保三寶」統一名稱的出現。2003年,當全球出現SARS疫情時,慈濟也在長久實施隨身「環保三寶」的基礎上推出「心素食儀」運動,提倡素食、尊重生命,及注意衛生習慣使用公筷母匙減少傳播感染的機會。至此,正式立宗門前的慈濟飲食文化發展在全球的衛生醫療危機後告一段落。立宗門後,因為全球金融經濟危機,慈濟「吃的文化」再次在證嚴法師的規劃下出現新的發展。「克己復禮」運動推行期間,發生全球金融海嘯的經濟危機時勢,2008年底提出了「清平致福」的主張,提倡回歸儉樸的生活。到了2012年初,「八分飽,二分助人好」成為推動時的定型化標語,在回歸儉樸的生活的當下,仍不忘利用每日每餐從事付出佈施。
民間一般俗語有「七分飽健康活到老」的養生觀念,科學家也提出證據說明飲食七分飽、或八分飽的各項優點。惟一直以來,大家都只是從健康醫學的科學角度積極看待七分飽,或八分飽,證嚴法師卻看到了七分飽、或八分飽之外的「三分」、或「二分」的價值──行善助人的功能。法師同大眾一樣,肯定並推廣「八分飽」,不只著重維護健康,也是推行克己、克儉,減少過度浪費降低物慾,及減少碳排放的延伸,並進一步將大家節省下來的「二分」飲食提出加以利用,賦予布施行善的積極功能。「二分助人好」的創新設計,不但更有利於推動「八分飽」的健康養生之道,及減少碳排放緩和地球暖化,也讓佛教在飲食生活中,除了傳統的尊重生命素食文化外,再添一項現代布施法義。
開立宗門後的第三期慈濟志業與法師思想,在第二個年輪之初,除了進行的運動持續推行之外,法師在佛學思想上提到了較多的禪修。1999年,法師曾介紹《阿含經》故事中,富有長者擁有的「心中有佛、口中有法,行中有愛」三種無價財產。[25]2004年之後,法師大量使用「慈濟宗門」。依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解釋「宗門」是指「專講禪宗的法門。其他法門,像天台宗、淨土宗、法相宗,都叫教門。」因此,法師對於慈濟的宗派屬性認定,亦有禪宗的涵義。[26]此後,直到2007年,法師提出「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法中有禪」,「心中有佛、行中有法」為慈濟人的作為賦予了新的詮釋,「法中有禪」則是法師對「禪」的大量使用。[27]
2009年,續使用「心中有佛、行中有法」,少提及「法中有禪」,自此之後「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成為上人對弟子時常提到的訓勉之詞。[29]開立宗門後,法師在法義上除了提出「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期勉弟子們之外,另一佛學上的重大舉動則是將「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從淑世的名稱,更改為佛學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從「八大腳印」到「八大法印」,是直接將八大腳印的志業賦予佛法的意涵,雖然「八大腳印」實質具有佛法上的修證意義,但證嚴法師仍直接在形式的稱名上做更改。
過去都說四大志業八大腳印,現在宗門已立,要說「八大法印」。[30]
「法印」一詞出於佛經,[31]取佛法之印信、印鑑之意,是辨別佛法真偽的標準,也是佛教特有的教義,[32]其內容主要有「三法印」、「一法印」之分。「三法印」為「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是真理之三要素,是《阿含經》常見的教義。「一法印」為「一實相印」,係大乘佛教的說法。此外,《增一阿含經》中增加「一切諸行苦」成「四法印」,《菩薩地持經》卷八增加「一切法空」成為「五法印」?。「法印」雖因各種用法的不同而有所分別,但其重要性卻無不同,隋智者《法華玄義》說有三法印印之即是「佛說」,若無三法印則是「魔說」,[33]唐普光《俱舍論記》也說「若順此印即是佛經,若違此印即非佛說。」[34]可見,「法印」之說的重要與神聖。花蓮慈濟醫院啟業前,法師即已提出「大愛」之說,是慈濟的「一實相印」,在開立宗門後,將慈濟功德會社團性質的主要八項會務,「八大腳印」轉化成具宗派佛學修證內涵的慈濟宗「八大法印」。在完成慈濟「一實相印」──「大愛」後,由法師確立慈濟「法印」內容──「八大法印」的實踐與學說。對於慈濟法印之數量,目前雖是八項,但法師並未設限,對於法印之間的關係,因為內容的不同,有時是兼具數個法印。立宗門後,從「腳印」到「法印」,代表屆齡七十的上人對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會務性質的總結,標誌著慈濟的所有作為不只是功德會表相所呈現的修福志業,同時也是內在實證的修慧志業,是福慧二具足的大愛真理。[35]
證嚴法師在成年後二十一歲時,即因父親驟然往生開始接觸佛法,期間經過離家、流浪、自行落髮、受完三壇大戒,時為二十六歲,直到創辦慈濟克難功德會時也才二十九歲。從上人創辦功德會之後,即積極發展慈善救濟會務,並不斷擴及到其它三大志業,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會務內容、組織架構與運作發展,都在開立宗門時底定。法師開始接觸佛法到自行落髮現出家相,期間為四年;現出家相後到拜師、受完具足戒期間為一年,這期間的拜師與受戒更是同時完成;受完戒後到創辦克難功德會的期間為三年。總計法師從俗家剛成年後二十一歲,到二十九歲克難功德會成立只以八年的時間完成,因為時間的壓縮得以讓上人在日後的歲月中,從容不斷地在靜思精舍孕育、提出各種新的思想,不斷開創功德會各項新志業,豐富慈濟宗文化。從二十九歲創辦慈濟克難功德會,到六十九歲正式宣佈慈濟宗成立,期間經歷四十年的過程與演變,完成慈濟第一個年輪。
期別
|
措施
|
思想
|
第一期啟蒙─俗家
|
自取「靜思」名字。自行落髮。
|
佛教人間化、生活化。
|
第二期獨善自修─出家初期
|
拜印順法師為師父。自修法華經。
|
為佛教、為眾生。以身作則。誠正信實。法華思想。
|
第三期草創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
|
規劃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建設目的。
|
人人彌陀佛、個個觀世音。感恩。
|
第四期志業發展 30至50歲
|
興建靜思精舍。成立「貧民施醫義診所」。申設「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尊稱為上人。花蓮慈濟醫院啟業。取消保證金制度。首幅佛陀問病圖完成。
|
福慧雙修。多用心。大愛。佛法生活化。人間菩薩。志業。生生世世做慈濟。快去快回。尋找新佛像。慈濟法門。
|
第四期志業發展 50至70歲
|
佛陀灑淨圖完成。成立慈誠隊。制定十戒。完成環保、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社區志工四大法印。大體捐贈。劃分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組(隊)。公告開啟法脈與宗門。
|
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宇宙大覺者。行經。每個人都是一部經典。生活大藏經。慈濟大藏經。慈濟模式的深入經藏讀經觀。慈濟宗門。
|
第四期志業發展 70歲之後
|
[5] 《衲履足跡》2006.冬.p874。另見2006/11/20「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開示:「以前你們從美國回來,都會問我:『師父,我們究竟屬於什麼宗派?』當時無言以對。現在你們可以對外說明我們是『慈濟宗』,宗旨在慈濟,我們也在修行,有無量法門,以人與人之間為道場。」二00六年‧冬之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出版2007/01/01。
[11] 見「在慈濟醫院同仁倡議下,首次開辦在慈濟志業體舉行『浴佛節』活動的風氣。早上七時許,由精舍常住師父三十六名為前導,帶領慈濟志業三位副總執行長、主管、醫護同仁及志工們,依次為布置在慈院大廳『佛陀問病圖』前的佛陀幼年聖像,以小木勺舀水『浴佛』,並獻上鮮花。」1999年‧夏之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1999/09/30,
開示日期1999/05/22
[18] 「距離泰國分會不遠的丁大村,居民多是以打零工、拾荒維生的低收入戶;七年來慈濟針對其中堪稱「貧中之貧」的二十三戶人家濟助。今年八月,他們效法慈濟「竹筒歲月」的精神,將撿拾之回收物變賣所得,每天存一銖到竹筒中,作為濟貧基金。」《慈濟月刊》481期,P116,2006。
[19] 見「在緬甸,一對老夫妻接受慈濟的稻種、肥料援助,也希望效法慈濟「竹筒歲月」精神。雖然家中沒有錢,但他們「日存一把米」--將每天要煮的米抓出一把,另外存放在甕裡;……。」《慈濟月刊》503期,P8,2008。
[21] 《慈濟月刊》530期,P106,2011。另見「想到南非志工快樂付出的形象,我就感到歡喜;他們還可以跨國撒播愛的種子,帶動窮人幫助窮人,很令人感動。」《衲履足跡》2013.冬.開示日期:2012/12/04。另見「佛言:天下有五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四十二章經》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十七冊 No. 784,p0722。
[33] 見「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名了義經,能得大道;若無實相印,是魔所說。」智者《法華玄義》卷八,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16,p779。
[35] 見「我成立克難慈濟功德會,救濟只是表相,真正的目標就是要救心。一個宗教家在人間的使命就是要救世,我既然出家,就有這樣的使命。要救世就要有方法度眾生,所以才用慈善救濟的工作為表相,真正的內容真理,就是真心的愛。」《衲履足跡》2008,春,p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