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序論
一、創辦人:證嚴法師生平簡介
(一)、第一期啟蒙──俗家
(二)、第二期獨善自修──出家初期
(三)、第三期草創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
(四)、第四期志業發展
1.三十至五十歲之間
2.五十至七十歲之間
3.七十歲之後
二、法脈與宗門之形成
(一)、從慈濟功德會到靜思精舍
(二)、從慈濟法門到慈濟宗門
貳、慈濟佛法僧三寶
一、佛寶
(一)傳統佛像造像經藏記載的發展
1.佛身髮爪記載
2.影像記載
3.佛像記載
(二)佛像的發展
1.第一代佛像──象徵物佛像
2.第二代佛像──希臘式佛像
3.第三代佛像──印度本土佛像
4.第四代佛像──密教式佛像
5.第五代佛像──慈濟佛像
(三)慈濟佛像的發展與特色
1.慈濟佛像的發展
(1)第一階段──傳統的娑婆三聖
(2)第二階段──佛陀問病圖
(3)第三階段──宇宙大覺者與飛天
(4)第四階段──大地之母
(5)第五階段──
2.慈濟佛像的特色
(1)以壁畫為主
(2)無佛龕供桌
(3)現實人間佛像
(4)女性佛像
(5)環保生態佛像
3.廣義的慈濟佛像──佛、菩薩、飛天
4.慈濟的拜佛觀
二、法寶
(一)證嚴法師對佛經的態度與應對
1.內容的取捨原則
2.內容的轉化──神通的轉化
3.內容易懂易行
(二)傳統大藏經──慈濟依循的五經一懺
1.人間菩薩道依循的經典──《妙法蓮華經》 慈濟第一經
2.未自度亦能度人依循的經典──《無量義經》 慈濟第一義
3.親手布施依循的經典──《地藏經》
4.福慧雙修依循的經典──《大般若經》
5.重視五明世俗諦的經典──《藥師經》
6.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
6.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
(三)慈濟大藏經──慈濟型態大藏經
1.經
(1)文字經典
(2)每人都是一部經
2.律──慈濟十戒
3.論
(四)慈濟之讀經觀
1.動態經典
2.現代「深入經藏」觀
3.入經藏
(五)慈濟之行經觀
(六)慈濟之行願觀
三、僧寶
四、自性三寶
參、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
一、四大志業與八大法印
(一)慈善濟助第一
(二)醫療第一:佛教興辦醫院第一、義診第一
(三)興辦教育第一
(四)人文第一
(五)環保第一
(六)國際賑災第一
(七)骨髓捐贈─
(八)社區志工第一
二、生死觀
(一)助念
1.助念儀式
2.助念時間
(二)誦經─
(三)大體捐贈─
(四)法華發願──帶法往生、快去快回、生生世世做慈濟
肆、慈濟法門修持特色與方式
一、修持特色──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
(一)三根普被
(二)福慧雙修
(三)未自度亦能度人
(四)有淨有禪
二、修持方式(一)──以地點區分
三、修持方式(二)──以身分區分
(一)皈依證嚴上人
1.委員
2.慈誠
3.功能組
(二)未皈依證嚴上人
1.加入慈濟會員
2.加入慈濟志工
3.未加入慈濟會員、未參加慈濟志工
(三)其他宗派信仰者
(四)其他宗教信仰者
1.皈依證嚴上人
(1)南非慈濟人的經驗
(2)東南亞慈濟人的經驗
(五)無宗教信仰者
四、修持方式(三)─信願行、信解行證、聞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