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出自佛陀本懷
「靜思」一詞是證嚴法師俗家年少時,離家往南部途經高雄車站時,見到一本書刊介紹釋迦牟尼佛端坐在菩提樹下進入「靜思」的境界,終於覺悟宇宙的真理,遂在前往東部後自取名號為「靜思」。因為這樣路途中匆匆與佛陀紙上的一面之緣,開啟證嚴法師「靜思法脈」源流,進而衍生創立慈濟功德會,廣收會眾濟助眾生,建立慈濟宗門普度世人。從俗家年少為自身取「靜思」名號開始,接著出家後成立靜思精舍,直到遍地興建靜思堂道場,「靜思法脈」由一而生無量。此時的「靜思」一詞出自證嚴法師出家、入佛門前個人的剎那領悟,然「靜思」語彙早見於佛家三藏經典,除了是佛陀採行的修持方式,是佛陀證入真理的修持途徑,佛陀更賦予神聖的寂靜思惟終極教義。證嚴法師俗家時雖年少,冥冥之中卻已與佛陀深深交會。三藏經論中記載的佛陀與諸大弟子「靜思」場景與法義,因為證嚴法師年少命名取用「靜思」的因緣,再次耀然顯現於世間,證嚴法師靜思法脈因此與佛陀寂靜思惟教法銜接,靜思法脈源流因此回溯到二千多年前的釋迦世尊。
「靜思」語詞作分別解釋,「靜」者,依據《國民常用標準字典》,作名、動、形容、副詞用。如作名詞,道家閉關端坐,無私無慮以修道曰靜,如:北宋《雲笈七籤》「修鍊之士當須入靜,大靜三百日,中靜二百日,小靜一百日」。較早佛家蕭齊《善見律毘婆沙》:「何因何緣為具足十相?……四者、已入靜放。……入靜而住……佛語諸比丘我樂入靜,半月獨住,勿令餘人來至我所。」唐《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如來半月入靜」。又作形容詞,寂靜的,如:《庚信‧詠畫屏風詩》「搗衣明月下,靜夜秋風飄。」佛家《悲華經》「得寂靜思惟諸佛甚深智慧,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寂靜」之用法,普遍用於佛家三藏經典。「靜思」之「靜」者,如作動詞為「想、思考」,如「深思熟慮」,「深思」語出《屈原‧漁父》。三藏經典大量使用如《長阿含經》「靜默思惟」、《中阿含經》「正思惟」、《毘婆尸佛經》「入定思惟」、「端坐思惟」等。「靜」與「思」二字合用,久見於三藏經論,如《雜阿含經》提到:
「靜思」一詞是證嚴法師俗家年少時,離家往南部途經高雄車站時,見到一本書刊介紹釋迦牟尼佛端坐在菩提樹下進入「靜思」的境界,終於覺悟宇宙的真理,遂在前往東部後自取名號為「靜思」。因為這樣路途中匆匆與佛陀紙上的一面之緣,開啟證嚴法師「靜思法脈」源流,進而衍生創立慈濟功德會,廣收會眾濟助眾生,建立慈濟宗門普度世人。從俗家年少為自身取「靜思」名號開始,接著出家後成立靜思精舍,直到遍地興建靜思堂道場,「靜思法脈」由一而生無量。此時的「靜思」一詞出自證嚴法師出家、入佛門前個人的剎那領悟,然「靜思」語彙早見於佛家三藏經典,除了是佛陀採行的修持方式,是佛陀證入真理的修持途徑,佛陀更賦予神聖的寂靜思惟終極教義。證嚴法師俗家時雖年少,冥冥之中卻已與佛陀深深交會。三藏經論中記載的佛陀與諸大弟子「靜思」場景與法義,因為證嚴法師年少命名取用「靜思」的因緣,再次耀然顯現於世間,證嚴法師靜思法脈因此與佛陀寂靜思惟教法銜接,靜思法脈源流因此回溯到二千多年前的釋迦世尊。
「靜思」語詞作分別解釋,「靜」者,依據《國民常用標準字典》,作名、動、形容、副詞用。如作名詞,道家閉關端坐,無私無慮以修道曰靜,如:北宋《雲笈七籤》「修鍊之士當須入靜,大靜三百日,中靜二百日,小靜一百日」。較早佛家蕭齊《善見律毘婆沙》:「何因何緣為具足十相?……四者、已入靜放。……入靜而住……佛語諸比丘我樂入靜,半月獨住,勿令餘人來至我所。」唐《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如來半月入靜」。又作形容詞,寂靜的,如:《庚信‧詠畫屏風詩》「搗衣明月下,靜夜秋風飄。」佛家《悲華經》「得寂靜思惟諸佛甚深智慧,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寂靜」之用法,普遍用於佛家三藏經典。「靜思」之「靜」者,如作動詞為「想、思考」,如「深思熟慮」,「深思」語出《屈原‧漁父》。三藏經典大量使用如《長阿含經》「靜默思惟」、《中阿含經》「正思惟」、《毘婆尸佛經》「入定思惟」、「端坐思惟」等。「靜」與「思」二字合用,久見於三藏經論,如《雜阿含經》提到:
「一心獨靜思, 服食妙禪樂, 是則為遠離。」
《華嚴經》:「善財見彼比丘,乃在山頂,靜思經行,見已馳詣。」
《佛說如幻三昧經》:「五百菩薩欣然大悅,善心生焉,心戢靜思,……舍利弗又問:靜思修行,云何世尊?……」
《賢劫經》:「靜思禪定三昧正受。不發眾念無益之思。是曰一心。」
《大雲輪請雨經》:「讀經之者一日三時香湯澡浴。著新青衣持齋靜思。」
《如意寶珠轉輪祕密現身成佛金輪咒王經》:「禪定靜思。」
律部經典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食事既了收衣鉢洗足已。於一樹下端居靜思。……復有長者入逝多林。見諸苾芻勤加習讀繫念靜思。」論部經典如《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說:「遙見仙人於自所止端身靜思便馳趣之。」此外,一般釋經者如《花嚴經探玄記》:「靜思經行者明修般舟三昧等故。亦是一行三昧故。又靜思修止。經行成觀。」《淨心戒觀法》:「四親近法名為佛性。一親近善知識,二親近正法,三親近靜思,四親近如說修。離此四法得成佛者無有是處。」
「靜思」一詞,早出現於三藏經典,主要是與「寂靜思惟」互為使用。如《悲華經》說:
「得寂靜思惟諸佛甚深智慧,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本行集經》:「即便造作草庵,而住彼處,寂靜思惟而坐,不久成就獲得四禪,兼證五通。」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雖復於彼見聞覺知妙觸境界及所證得寂靜思惟,亦復不樂依止而住。……諸菩薩摩訶薩等,應當寂靜思惟如是修學。」
「靜思」者,可解釋為「寂靜思惟」,亦可說是「寂靜思惟」之簡稱。《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有譯作「獨靜思惟」,亦有少數作「安靜思道」或「閑靜思惟」等,其餘大都作為「寂靜思惟」。就譯經年代來看,早期譯入的後漢時代《阿那律八念經》、劉宋《雜阿含經》,譯作「安靜思道」、「獨靜思惟」,其餘隨後譯入的三藏經典,就以「寂靜思惟」、「靜思」為主。到了近代,「靜思」一詞更用於其它領域,如書籍名稱等。尤其在近代興起的慈濟世界,「靜思」更成為慈濟宗門的法脈源流。1960年證嚴法師出家前自取名號「靜思」,1969年證嚴法師駐錫之精舍落成,取名「靜思」精舍。此後,「靜思」一詞成為證嚴法師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法統語詞。2006年《證嚴上人衲履足跡》證嚴法師說:
「對慈青們有深切期許,上人且談及慈濟宗門的靜思法脈起源:『慈濟的法脈從靜思精舍而來,在精舍的修行者,秉佛陀教法,要內修自心清淨,如琉璃一般透明無雜染,靜寂清澄,志玄虛漠;而慈濟人則將佛法向外推行於各地,為眾生付出。……我在出家之前,就知道佛法是很貼近人生的,但是人心卻遠離、遺忘、排斥佛法,所以不斷思考要用什麼方法讓佛法能夠生活化。正好在皈依的那一剎那,師父對我說,要『為佛教,為眾生』,與我內心所想不謀而合,十分震撼。我認為佛法不應該離開人,人也不應該離開佛法,既然要為佛教、為眾生,我更應該將佛教推動到人的生活中。這就是靜思法脈的起源。」
2012年《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提到:「上人說,慈濟成立46年,源於靜思法脈,慈濟人都是靜思弟子,心靈的故鄉就在靜思精舍。」證嚴法師述說慈濟宗門的中心法統是靜思法脈,靜思法脈則是「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法師說靜思法脈是源自靜思精舍。靜思精舍是1968年由證嚴法師貸款興建,並於隔年落成啟用。而「靜思」精舍則是起源於證嚴法師俗家時在高雄車站閱覽介紹佛陀菩提樹下「靜思」悟道時的一念心。這一念心讓法師自取名號「靜思」,「靜思」法脈自此確立。「靜思」不只是世間的安靜思考意義,更具有出世間的「寂靜思惟」法義。何謂「寂靜思惟」?宋代《圓覺經夾頌集解講義》說道:
「寂靜者。自澄其心也。思惟者。審察邪正也。」
清代《圓覺經句釋正白》進一步說明:
後期的宋代《圓覺經夾頌集解講義》或清代《圓覺經句釋正白》,是將「寂靜思惟」一詞分開為「寂靜」、「思惟」說明。若單獨尋「寂靜」與「思惟」解說義,大量分散於早期譯出之各經論中,且各自有甚多意義與用法。如《中阿含經》:
「寂靜」與「涅槃」合用為「寂靜涅槃」,表「寂靜即涅槃」、「寂靜者謂是涅槃」。「涅槃」與「寂靜」是修道之最終目標。此外,解說「寂靜」殊勝義經典尚有:
「寂靜止息而得樂覺。」
「舍梨子!當學寂靜,諸根寂靜,心意寂靜,身、口、意業寂靜,向於世尊及諸智梵行。舍梨子!虛偽異學,長衰永失。所以者何?謂不得聞如此妙法。」
《雜阿含經》:「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寂靜三昧。」
《增壹阿含經》:「若有比丘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常念繫意在道品之中,此比丘便成二果,於現法中得阿那含。」、「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成就三法,於現法中善得快樂,勇猛精進,得盡有漏。云何為三?於是,比丘!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
「寂靜」其後更與「涅槃」合用,提升為「法印」之功能,如:《佛說法集名數經》:
「云何四法印?所謂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世尊即為說三句法,告言:賢首! 諸行皆無常, 諸法悉無我, 寂靜即涅槃, 是名三法印。」、「寂靜者謂是涅槃。」
《大寶積經》:「自他空故彼則寂靜。」
《大方等大集經》:「善男子!勤精進者寂靜其心,心若寂靜即是精進。……無作者即是無住,無住者即是無字,無字者即是無相,無相者即是過於心意識句,過心意識即是寂靜,寂靜者即是無熱,無熱者即是無瞋,無瞋者即畢竟,畢竟者即是無有,無有者即是涅槃,是名為法。……不求取故於物無諍,以無諍故即是寂靜,夫寂靜者即是忍辱。……若能觀察色寂靜者即見佛身。」
《大般涅槃經》:「云何寂靜?寂靜有二:一者心靜,二者身靜。身寂靜者,終不造作身三種惡;心寂靜者,亦不造作意三種惡;是則名為身心寂靜。身寂靜者,終不親近四眾,不預四眾所有事業;心寂靜者,終不修習貪欲、瞋恚、愚癡;是則名為身心寂靜。……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十法,則能明見涅槃無相至無所有。何等為十?……四者樂於寂靜。寂靜者,所謂身心寂靜。觀察諸法甚深法界,是名寂靜。」
除了經藏中大量使用「寂靜」外,「思惟」一詞亦是大量見於經藏中。如《增壹阿含經》:
《大寶積經》:「復次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行羼底波羅蜜多者,應自勉勵審諦觀察,作如是念:『我若被他訶毀之時,為能思惟於佛菩提及法僧不?若能思惟是則為善,若不能思不名為善。』復更以餘無量方便,思惟於佛、思惟菩提及以法僧。」
《大悲經》:「有二因緣能生正見:一者、從他聞法,二者、內正思惟。從他聞者當知從佛所聞,內正思惟者亦從佛知。何以故?阿難!如諸凡夫,佛未出時自無內正思惟;佛出世已,教諸凡夫作如是事。阿難!我觀是義故作是說,內正思惟亦從佛生。」
「思惟」之最終目標,與「寂靜」之極致究竟義為「涅槃」同。如《正法念處經》說道:「若思惟者,彼實觀察則能捨離,而得涅槃。……如是惡念、惡思惟者,非是寂靜,則非得樂,非近涅槃,非得涅槃。……善思惟王,則於世間及出世間安隱之事一切皆得。何以故?心功德故。善思惟者,於現在世、若未來世常得勝樂,隨何等事,善思惟作,則無諸過。」《大般涅槃經》更進一步說道:
「我昔為汝所說諸法,常思惟之,誦習勿廢。淨修梵行,護持禁戒,福利世間諸天人民。諸比丘!我昔為汝說何等法,汝思惟之,勿生懈怠。三十七道品法,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分,汝應修習精勤思惟,此法能令到解脫處。」
「云何菩薩思惟因緣而得近於大般涅槃?因是思惟,心得解脫。何以故?一切眾生常為五欲之所繫縛,以思惟故,悉得解脫。以是義故,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復次,善男子!一切善法無不因是思惟而得。何以故?有人雖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專心聽法,若不思惟,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信佛、法、僧無有變易而生恭敬,當知皆是繫念思惟因緣力故,因得斷除一切煩惱。以是義故,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待續)
靜思源流
一、三藏用法──佛經的「靜思」語詞
|
||
譯經年代
|
名稱
|
內容
|
後漢
西域支曜譯
|
阿那律八念經
|
比丘捨家棄捐恩愛,安靜思道無所戀慕,意不隨欲淨無罣礙,是為道法,義當從是。
|
劉宋
天竺求那跋陀羅譯
|
雜阿含經
|
(九八)彼即出家已,獨靜思惟:……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一○二)即得出家,獨靜思惟,如前說,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二七三)有異比丘獨靜思惟:「云何為我?我何所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從禪覺已,往詣佛所,
(五四九)一心獨靜思, 服食妙禪樂, 是則為遠離。
(一一五八)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此法、律出家學道,修諸梵行。」 即出家已,獨靜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一二四○)波斯匿王獨靜思惟,作是念:「此有三法,一切世間所不愛念。何等為三?謂老、病、死。如是三法,一切世間所不愛念。
|
(失譯)
|
別譯雜阿含經
|
(五五)波斯匿王在空閑處獨靜思惟:「夫為人者,云何愛己?云何惡己?」
|
北涼
天竺曇無讖譯
|
悲華經
|
若有眾生在在處處聞是法聲,即時得斷貪欲、瞋恚、愚癡、憍慢、慳悋、嫉妬,得寂靜思惟諸佛甚深智慧,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北涼
中印度曇無讖譯
|
菩薩地持經
|
攝法者有七種。寶供養德供養。諮受正法。廣為人說。妙音讚歎。獨靜思惟。稱量觀察。憶念攝受。……汝當獨處深樂寂靜思惟父母師長所制名字。
|
東魏
天竺優婆塞瞿曇般若流支譯
|
金色王經
|
彼金色王,復於異時在空閑處,寂靜思惟生如是心:「一切商人我當不稅,一切人民我當不賦。」
|
隋
天竺闍那崛多譯
|
佛本行集經
|
即便造作草庵,而住彼處,寂靜思惟而坐,不久成就獲得四禪,兼證五通。
|
東晉
天竺佛馱跋陀羅譯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善財見彼比丘,乃在山頂,靜思經行,見已馳詣,頭面禮足,
|
西晉
月支竺法護譯
|
漸備一切智德經
|
寂寞靜思
|
佛說如幻三昧經
|
五百菩薩欣然大悅,善心生焉,心戢靜思,……舍利弗又問:靜思修行,云何世尊?……
|
|
大哀經
|
不失眾德 住樂靜思……閑處靜思其心寂寞。是為智本。
|
|
賢劫經
|
靜思禪定三昧正受。不發眾念無益之思。是曰一心。
|
|
佛說海龍王經
|
自調其心,聞法靜思
|
|
寶雲經
|
如上染處端身獨坐寂靜思惟。
|
|
隋
天竺那連提耶舍譯
|
大雲輪請雨經
|
讀經之者一日三時香湯澡浴。著新青衣持齋靜思。
|
唐
罽賓佛陀多羅譯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
|
唐
不空譯
|
如意寶珠轉輪祕密現身成佛金輪咒王經
|
禪定靜思。
|
宋
臣法天譯
|
妙法聖念處經
|
止住林野。寂靜思惟。離散亂想。及貪恚等。
|
宋
臣法護等譯
|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
雖復於彼見聞覺知妙觸境界及所證得寂靜思惟,亦復不樂依止而住。……諸菩薩摩訶薩等,應當寂靜思惟如是修學。
|
1990-1998年元亨寺翻譯漢譯南傳大藏經
|
起事因本經
受相應 |
|
二、三藏用法──律部、論部、著述、史傳
|
||
東晉
天竺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
|
摩訶僧祇律
|
閑靜思惟上業所崇
|
唐
義淨奉譯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
食事既了收衣鉢洗足已。於一樹下端居靜思。……復有長者入逝多林。見諸苾芻勤加習讀繫念靜思。
|
後魏
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
十地經論
天親菩薩造
|
|
唐
道宣譯
|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
|
業道任自靜思。
|
唐
玄奘譯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
是真寂靜思惟彼道是真出離。……能獨處寂靜思惟籌量觀察。……寂靜思惟籌量觀察。……寂靜思惟籌量觀察。……受具足戒誦持三藏居阿練若寂靜思惟。……答寂靜思慮故名靜慮。……遙見仙人於自所止端身靜思便馳趣之。
|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
但為令彼煩惱不生。寂靜思惟為門而入。
|
|
瑜伽師地論
|
言得義者。略有二種。一者證得沙門果義。二者證得聖神通義。由初得義。超越一切生死大苦。第二得義證八解脫寂靜思惟現法樂住。……宣說正法者。謂十二分教。聽受研尋。任持讀誦。處靜思惟。如是正法如是能令汝利益者。
|
|
姚秦
罽賓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七
|
觀空處寂靜思惟無邊空。
|
唐
魏國法藏述
|
花嚴經探玄記
|
三靜思窮義名為究竟。不能思故名無究竟。……靜思經行者明修般舟三昧等故。亦是一行三昧故。又靜思修止。經行成觀。
|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
||
唐
道宣撰
|
淨心戒觀法
|
|
梁
寶唱等集
|
經律異相
|
|
宋
周琪述
|
圓覺經夾頌集解講義
|
|
宋
慧因註
|
梵網經菩薩戒注
|
|
元
文才述
|
肇論新疏
|
|
明
祩宏校正
|
淨土資糧全集
|
|
明
圓悟說
如瑩等編
|
密雲禪師語錄
|
|
明
戒顯筆記
|
現果隨錄
|
|
清
弘麗著
|
圓覺經句釋正白
|
|
清
濟時述
|
楞嚴經正見
|
|
三、近代用法──靜思法號、書名、建物名
|
||
1951年
丁迪著
|
靜思一得
|
|
1960年
證嚴
|
靜思
|
證嚴法師出家前自取名號
|
1967年
常茵著
|
靜思心語
|
|
1969年
證嚴
|
靜思精舍
|
1968年興建
|
1989年
證嚴述
高信疆主編
|
靜思語
|
證嚴法師語錄
|
1992年
證嚴著
|
靜思晨語
|
證嚴法師語錄
|
1993年
證嚴
|
靜思文化出版社
|
|
1996年
蔡志忠著
|
漫畫靜思語,
|
證嚴法師語錄
|
1998年
黃英一著
|
自然之歌 靜思語錄與畫選
|
|
2000年
余方、徐荷、林慈盈輯錄
|
靜思語的環保人生
|
|
2001年
證嚴
|
靜思堂
|
第一座靜思堂於花蓮興建、啟用。隨後各處陸續興建的會所都稱靜思堂。
|
2001年
證嚴著
|
靜思小語
|
|
2003年
|
朝陽伴我行: 怎樣做好完美的靜思語教學
|
|
2010年
德傅編
|
靜思語論文輯選
|
靜思語的社會人文意涵、靜思語的文化解讀、靜思語的菩薩道開展、靜思語於慈濟宗門之實踐、從《靜思語》談佛法生活化之會通、靜思語教學和大腦神經科學的關係、靜思語教學的課程理論與實務探討、靜思語融入國小英語戲劇教學之實踐與省思、
|
2011年
德普著
|
靜思語真善美花道
|
靜思歌曲
靜思
作詞:莊奴
作曲:王建勛
朝靜思 在精舍 旭日冉冉來瞻佛
誦經祈福為蒼生 遠離疾苦近安樂
暮靜思 在精舍 夕陽依依捨不得
綠水青山有佛緣 聽罷晨課聽晚課
聽得那草地花盛開
聽得那枝頭鳥唱歌
太平洋恭敬的雙手合十
口兒裡默念著釋迦牟尼佛
聽得那草地花盛開
聽得那枝頭鳥唱歌
太平洋恭敬的雙手合十
口兒裡默念著釋迦牟尼佛
夜靜思 在精舍 星月悄悄來瞻佛
天地點燃一柱香 佛前法師在打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