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在慈濟功德會創立不久後即質疑助念禁忌八小時之說,對於助念、禁忌、儀式、立願等生死觀之看法,散見於各處之演說,一直到了2002年《生死皆自在》出版,大量記載證嚴法師有關臨終處理之思想,證嚴法師的生死觀至此形成一完整之呈現,《生死皆自在》可說是一本慈濟生死書。以下即是《生死皆自在》幾個內容。
一、 不限定儀式之助念
了解證嚴法師對助念型式之態度,有助於了解對助念內容採取之看法。對於助念之型式,證嚴法師說:
既然是不限定助念型式,證嚴法師提出唱慈濟歌曲,或佛教歌曲的內容與方式,除了這二種之外,採用其他方式也可以,只要符合「莊嚴、整齊、誠懇」三原則即可。而證嚴法師這種啟發亡者及其家屬心念、維繫彼等正念的臨終正念,也即是原始佛教中廣義的助念意義。
其實,除了臨終助念不限定儀式之外,對於其他各種宗教儀式,證嚴法師也持同樣的態度,如「世上各類信仰的種種法事都是因人而起,因為人心不安才有這麼多種儀式,所以不必在意儀式如何。」[2]對於平時常見的誦經,證嚴法師也是提到:
「誦經最好自己誦,誦經是為了指引前路,日常生活中不知如何做人,就必須誦經,從中可以得到指引,這樣誦經才有用。在社會上的種種境界要如何面對?當感到『前途茫茫』時,誦經可以給人啟示、讓人懂事,這是誦經的目的。」[3]
對於誦經之目的,證嚴法師並未如傳統說法,直接賦予消災、免厄的庇祐、植福等作用,而是給予理性的引導、啟發作用。
二、不限定佛號之助念
慈濟助念時使用的唱誦曲調,名為「大愛無邊」,屬於六字「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證嚴法師在《生死皆自在》提到念什麼佛號都沒有關係,只要亡者者聽到佛號時,能將徬徨恐懼轉為安詳自在,就是正確的。這種降伏徬徨恐懼之功能,正是原始佛教最初出現的念佛功能。證嚴法師之念佛觀由此回溯到《阿含經》時代。而助念時使用之「大愛無邊」特殊念佛曲調,較一般助念和緩。此外,證嚴法師也提到助念的功能,及念佛的意義:「助念最重要的涵義是彼此的情感關懷,而且大家要瞭解念佛的意義,在啟發人人的悲心,體會世間的苦。」[4]儘管證嚴法師在家弟子之助念儀式中,仍是唱誦彌陀佛號,卻甚少見到證嚴法師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也未見證嚴法師鼓勵他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三、沒有死亡禁忌之助念
對於傳統的死亡禁忌,意識、神識脫體時的痛苦說法,證嚴法師除了自述最初先是遵照傳統說法佈教,不久即自覺否定此種死亡禁忌觀點外,在《生死皆自在》中更進一步提出了看法,如:「至於往生者,已飄飄然解脫了,一點也不感到痛苦。」[5]、「就和睡覺時的境界一樣,意識脫離後的境界很飄然,沒有什麼痛苦。」[6]、「其實死亡時,身體的六識神經都敗壞了,連痛也不知其痛,靈魂是很飄然的。」[7]顯然,證嚴法師也是採印順法師之前六識敗壞已無痛覺之說法,唯證嚴法師進一步補充描述意識捨離身軀後是一種「飄然」無痛苦的境界。證嚴法師在多處說出這樣的「飄然」狀態,不但與傳統死亡禁忌引申出之痛苦不同,也與所謂四大分離時痛苦之說不同。
四、不重視瑞相之助念
對於亡者臉部出現紅潤、身體柔軟瑞相,證嚴法師的解釋是:「這是因為沉穩的佛號聲與助念者的祝福,使得往生者與家屬們都能得到安定的力量,從而顯現在往生者遺體的變化上。」[8]證嚴法師另舉慈濟醫院第一任院長杜詩綿往生後,告別式時大家清唱「佛光無邊」歌曲,「杜院長的臉上還帶著微笑,家屬都很欣慰。」[9]顯然,除了助念佛號外,其他方式也可以使亡者現出微笑瑞相。[10]對於感應之現象,證嚴法師基本上是排斥的。如,曾有證嚴法師在家弟子在靜思精舍禮拜《法華經》時,出現特殊感應而心生歡喜,並請示證嚴法師對「感應」的看法,證嚴法師卻答道:「我一向不喜歡在佛教神通上加上色彩。不要執著,一旦有所求,就會有掛礙。」[11]對於感應的態度如此,因此對於感應也產生新的解釋,證嚴法師認為學佛的目的並不是求菩薩感應,而是要大家去感應苦難眾生,繼而為眾生付出。[12]
五、發願生生世世人間菩薩之助念
就大乘佛教終極的信仰目標自然是解脫成佛,然依時間需經三大劫,是一個近於無限長的時間,因此在法會、早晚課誦時之迴向偈:「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普遍有「世世常行菩薩道」之發願。以人間菩薩為宗旨的慈濟功德會,力行此發願而有「生生世世做慈濟」的思想。如「大家既發願生生世世做慈濟,則師父發多大的願,你們也要發多大的願。」[13]慈濟人生平即立下的誓願,於臨命終前自然再次被提醒,也成為慈濟臨終前對亡者開示之主要內容之一。而為了未來世能夠再次做慈濟,遂衍生出「快去快回」的臨終叮嚀。如:
「快去快回」、「生生世世做慈濟」不但已經成為慈濟人慣用的語彙、口頭禪,也成為慈濟特有的轉世觀,標誌著慈濟人間性之延伸──不只是一世、此世落實「世世常行菩薩道」,更是進一步將「行菩薩道」具體化成生生世世「行人間菩薩道」、「做慈濟」。這種務實面對輪迴思想之轉世觀,對不可知的死後世界之陌生與徬徨有著穩定作用,並構成慈濟特色的生死觀。一般而言,「行菩薩道」可分為二種:一是先求生西方、或兜率,或他方淨土之後,再倒駕慈航迴入娑婆世界繼續行菩薩道;一是未經他方淨土便直接又投生娑婆世界。[15]證嚴法師及其弟子,顯然是屬於後者。而支撐證嚴法師推出「生生世世做慈濟」、「快去快回」轉世觀,及整個人間菩薩思想的主要依據,應是《無量義經》〈十功德品〉之中之「大船師理論」:
「未能自度已能度彼,猶如船師身嬰重病,四體不禦,安止此岸,有好堅牢船舟,常辦諸度彼者之具,給與而去;是持經者,亦復如是,雖嬰五道諸有之身,百八重病常恒相纏,安止無明老死此岸,而有堅牢此大乘經無量義辦,能度眾生,能如說行者,得度生死。」[16]
證嚴法師認為我們雖是凡夫,也不要妄自菲薄,猶如船師自己有病,靠著操控船隻,也可以將自己及苦難眾生,從此岸度到彼岸。[17]引用經證明確表示「未自度也能度眾」,證嚴法師應是此中少數推廣者之一。相對於一般臨終助念是以往生佛國淨土為目的,強調未自度焉能度眾[18],力求先自度登不退轉地成佛,再倒駕慈航、乘願再來度眾,證嚴法師舉出《無量義經》「大船師理論」,不但為慈濟式助念提供了有力的經證,成為支撐證嚴法師人間菩薩思想的主要經證,也為大乘佛教自力思想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以上摘錄自末學《佛教臨終助念變遷初探》2009,頁146-151。】
[3] 同前書《生死皆自在》,頁277。又如:「德安師父:『明天要為往生的居士誦經迴向,請
上人不用晨語開示。』 上人:『哦?你們那麼有功力,那麼有功德嗎?……誦經原意在:反觀自己的行為是否與經文相應,日常生活是否一切無過錯啊!』」釋德昱、釋德懋《傳心點滴》,2002,臺北:靜思文化出版有限公司,頁25。又如:「現代人往往不知誦經的用意,以為某某人往生了,要拜託或僱請人家來誦經,其實,這只是欺騙自己的心而已。如果有人往生,而自己想誦經回向給他,這是對自己有太高的評價,修行是自己的本分,念經是為了增長自己的智識。」同前書《生死皆自在》,頁278。
[7] 同前書《生死皆自在》,頁306。又如:「死之後靈魂脫體,是非常安然的境界,這樣就不會對死亡那麼恐懼了。」,頁151、「不能移動是對大部分沒有『願』的人而言,目的在讓他們能安靜聽佛號而不起瞋心。」,頁321。
[10] 另見「當醫學院的孩子上台分享時也提到,他的同學在課堂間叫出來:『老師在笑!』」證嚴《無語良師》卷三,慈濟大學人文室編撰,2002,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頁4。此處「老師」一詞係指「大體老師」,為慈濟人對遺體之尊稱,表彰其對醫學院學生的無聲示範。當遺體可供學生在教室解剖學習時,一般都已經過割除的防腐處理,及冰藏經年的程序。
[11] 同前書《慈濟月刊》第292期,1991,頁55。又如證嚴法師自述「過年期間,慈院三位醫師相偕去合歡山看雪景,途中有一輛車半路熄火,很著急,另兩位說:『我們祈禱請師父來修。』他就說:『如果師父把車修好,我把年終獎金捐出來。』不料他們到山上繞了一圈,下山後,車子真的好了,他也實現諾言把獎金捐出來。難道師父真的去幫他修車嗎?那是不可能的,……不了解的事要適可而止。」同前書,頁55。
[13] 同前書《慈濟月刊》第359期,1996,頁24。另見「有些人擔心:『我一直做慈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你們大家都發願要生生世世追隨師父,但是我不想往生極樂世界,我的願是要迴入娑婆,淨化世間。」同前書《慈濟月刊》第366期,1997,頁7。
[14] 同前書《生死皆自在》,頁147-148。「快去快回」的言論散見於多處,如:「上人附在李爺爺的耳邊說,……您要快去快回,娑婆世界的苦難眾生還需要您繼續付出』。」《慈濟道侶》396期,2002。如:「這個身體已經壞得差不多,還能抱病全程參加元月中旬三場『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演出,已經夠本了,決定快去快回,換個健康的身體再來做慈濟。」《慈濟道侶》412期,2003。如:「有位資深委員曾告訴人家:我往生時,你們要記得在我腳底,一腳寫『慈』,一腳寫『濟』,讓我快去快回。」《慈濟月刊》第396期,1997,頁8。
[16] 見舍《無量義經》,大正藏》第 9 冊 ,頁387下。另見「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藏》第19冊,頁131下。
[18] 自《淨土十疑論》〈第一疑〉出現「《維摩經》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強調未能自渡焉能度眾之說後,歷代跟著援引者眾多,如唐圓測《解深密經疏》,《卍續藏》第 21 冊,頁372中;宋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大正藏》第 47 冊,頁283中;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大正藏》第 47 冊,頁334中;清周克復《淨土晨鐘》,《卍續藏》第 62 冊,頁70下。唯《淨土十疑論》所引明顯有誤,蓋依《維摩經》原文上下,「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係維摩居士模擬外道之疑問所說,是維摩居士之言,且是一假設性語句,意在讓阿難不要做出使外道對世尊產生誤解之舉動,此句非佛陀之言,至為明顯。但是,原本意欲不讓外道有此「未自度焉能度人」誤解之美意,卻反而被佛教內部當做佛說來奉行,將維摩居士之言誤為佛陀所說。因此,該句所指「未自渡焉能度眾」之涵義自然亦不存在,此觀其餘經說,皆無類似經意亦可明之。另按《淨土十疑論》〈第七疑〉(大正藏》第 47 冊,頁79下)因錯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五)( 大正藏》第 51 冊,頁896中)中有關無著、世親、師子覺三人同生兜率見彌勒事,由於出現時間上的矛盾,《淨土十疑論》當係偽託智者所作,
盖因智者大师故后,方有玄奘大师著《大唐西域记》,因智者(538-597)亡後,始有玄奘(646)撰《大唐西域記》,也就是說,智者生時,玄奘尚未撰無著、世親、師子覺三人生兜率之事蹟。玄奘所撰事蹟自然不可能出現在智者之《淨土十疑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