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華經之前為何要先說無量義經

說《法華經》之前為何要先說《無量義經》?《法華義疏》:「法華者會一切乘同入一乘,今將明收入之義,故前辨出生,以從一法生一切法,故一切法還歸一法,所以將辨收入前明出生,是故前說出生為收入之序也。」因《無量義經》說實相、一生無量義,一生三乘、無量乘;而《法華經》說三乘、無量乘歸一乘。故先說一生無量,再說無量歸一,先說一生萬法,再說萬法歸一。

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四、第四期志業發展──30至50歲之間

四、第四期志業發展──3050歲之間

證嚴法師自從童年在防空洞目睹老老少少村民,虔誠祈求觀世音菩薩保佑空襲平安,及少女時代虔誠念觀世音菩薩治母病、茹素,夢見白衣大士賜藥治病;直到父親往生後正式接觸佛教,到離家後發生在東部的種種事件,一連串的因緣出現,每段因緣環環相扣。在這些因緣聚合之下,短時間內就促成了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的成立。功德會既已成立,社會救濟案例隨之而來。隔年1967年每月發行一大張的慈濟月刊。又過了一年多,1969年,法師俗家母親提供土地興建的靜思精舍落成,同時開啟每月藥師法會。法師為了信眾的需求,又打破自己立下不做法會的誓願。而在前往為靜思精舍辦理寺廟登記時,規劃登記了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建設目的,至此慈濟功德會的主要會務架構規劃成形。1972年,成立「貧民施醫義診所」,每周進行兩次義診,並定期巡迴花東地區義診,是為醫療志業的開始。[1]在經過個案的深入訪查後,法師發現貧、病常互為一體,互為影響,使得法師認為要解決窮困,也要解決病苦,因此於1979年正式發起籌建醫院,此時法師才42歲。因為籌募龐大的建設醫院費用,法師得更深入社會各個階層與腳落,得做更多的演講與介紹。

開始籌建醫院的隔年1980年,法師另申請「佛教慈濟基金會」省級團體,同年,當時歷任的台灣省主席林洋港、李登輝,及總統蔣經國先生數次造訪,協助尋找建院用地。在歷經多次的建地更改及二次的動土之後,慈濟醫院才於1984年正式興建,1986年完成、啟業。此時法師49歲,以民間習俗算法為50歲。在這個時期,功德會的委員、會員快速增加,佛教界許多高僧大德、法師也紛紛響應護持。因此,一般認為,籌建第一間慈濟醫院的時期是慈濟得以擴大的關鍵時期。

除了功德會會務、組織的快速發展,證嚴法師的思想也呈現多元發展。在此之前主要的思想「佛法生活化、人間化」早已在青年期出家前成形。「感恩」一語也在功德會成立的隔年1967年《慈濟月刊》創辦時出現[2]1974年,法師演說、開示結束時已使用「福慧雙修」祝福語![3] 福慧雙修」原是法師開示時經常提到的語詞,後來成為每場演說結尾後固定使用的祝福語。「感恩」一詞通常在開頭與結尾時使用,不但在慈濟世界取代「謝謝」、「感謝」,成為慈濟人通用的語彙,也成為社會流行常見的語彙。此外,法師另一句常用的講詞──「多用心」,也在醫院啟用後成為對弟子常見的叮嚀語詞。直到現在,感恩福慧雙修」及「多用心」仍是法師生活中最常用的口頭語。1978年,在《慈濟月刊》〈會務報導〉的徵信內容中,開始大量出現「大愛心」的用語。1982年,45歲之後,法師被尊稱為「上人」。1983年,證嚴法師在全省委員聯誼會開示中以「大愛」二字取代「大愛心」,並沿用至今。「大愛」思想的出現,貫穿法師所有的入世規劃與實踐,形成法師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如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德性。我希望你們都能時時發心以清淨解脫的愛心,秉承過去生所播下的遠因,成就現生的近緣,更撒放未來的情於永恆。要談情就必須談長情──覺悟的情,要說愛就必須說大愛──解脫的愛,如能做到如此,則人人是觀世音菩薩,個個也是現前的如來!……你們抱著法愛的精神,擴大愛的範圍,把「愛」普遍虛空法界,解脫私我,溶匯大我。[4]

如來德性」係指「佛性」。大乘佛法的根本理論之一是「一切眾生悉有佛性」,[5]人人本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性」,梵文,又名自性、真如、實相、如來藏等,每一詞彙皆翻譯自印度佛經,來自不同的文化與時代背景,語意深奧不易明瞭,如今法師以通俗白話常見的「大愛」一詞詮釋「佛性」,再次突顯法師「佛法生活化」的一貫思想。因此,法師不斷解說、賦予「大愛」新的宗教詮釋,以「大愛」來闡示佛法、融通法義。1983年,法師於靜思精舍委員聯誼會中說道:

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要解脫,就必須斷愛念,佛要我們解脫,斷愛,是要斷五慾的愛,佛鼓勵我們要有大愛,要愛的透澈,愛的普遍,盡虛空遍法界,這也就是衝破了自我(解脫)的愛,和合於大自然同體大我的愛。[6]

1987年,《慈濟月刊》〈建院報導〉也提到:

證嚴法師常常說,佛法是大愛,不是割愛,違背愛。真正的佛陀教育,是教導我們擴展我們的大愛,……。[7]

法師直接稱呼「佛法是大愛」,「將小愛擴展為大愛,這才是菩提的真義![8]1989,一位基督教徒為往生的慈濟醫院杜詩綿院長製作「大愛無邊」念佛韻調,此後「大愛無邊」成為慈濟人助念時特有的曲調。從生時至臨命終,「大愛」成為法師最終極、究竟的佛法思想。此外,法師也針對世間情愛──「談情說愛」提出「放長情、擴大愛」的思想。法師以現代通用語詞「大愛」解說佛法的究竟思想,將大乘利他精神發揮到極致,十年後進一步以「大愛」一詞解說攝受慈濟各項志業的實踐1993年,法師說「慈濟文化即是『大愛』」,[9]1994年「由一念大愛,擴展為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10]1997年「慈濟精神就是『大愛、感恩』[11]1997年,慈濟設立電視台,更以「大愛」直接作為電視台名稱。[12]除了解說「大愛」,法師也提出「大愛」的修證方式──無所求的付出。

真淨的大愛是付出,而不是佔有──貪愛。[13]

學佛是將佛法用在生活中,佛菩薩教育我們要大愛--清淨無色彩的愛,無所求的付出,就無罣礙。[14]

至此,法師在近五十歲時,以現代用語「大愛」貫通佛法與慈濟世界的工程,,並以十年的時間完成四大志業全出自一念「大愛」的理念,將所有的慈濟人文回歸到「大愛」的本體,「大愛」成為慈濟的思想與行動的最高指導原則,是慈濟法身,總持慈濟一切法。法師在以現代白話「大愛」重新詮釋佛性、自性等佛法根本概念後,對佛法、佛經及人的關係也重新思考。1985年,《慈濟月刊》〈建院報導〉已經出現「師父本身就是一部經典」的記載。[15]1986年,法師對一群來訪的佛學院學生說道:

我不像你們每日深入經藏。我每日即是人生道上的一頁,過眼的每個人,每句話都是頁中的字字行行,在人生中得佛法,而非在佛法中得人生。[16]

在法師眼中,每個人的談話就是經藏裡的文字。此時,法師已有將每個人經典化的思想1989年,法師弟子整理紀錄的《慈濟月刊》〈法語點滴〉已有明確的新型態經典出現:

真正大藏經不在文字上,而是在活生生的人與事上,每個人都是一部經典[17]

在創辦功德會二十年後,法師對傳統的「深入經藏」意義提出不同看法,認為經藏不限於紙本,生活周遭每一個人的行為、話語即是佛經頁裡的字字句句。法師將文字的佛經還原到生活中的人與事,因此說是從「人生中得佛法」,不是從「佛法中得人生」。法師將傳統靜態的佛經與動態的人與事之間作一區分,將周遭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跳過文字的表達,直接予以佛法化。這種對文字功能的反動,醞釀法師對傳統佛經改造的思想。在證嚴法師第二期思想中,將可以看到法師新的「經藏觀」、「讀經觀」、「行經觀」,以及「人生大藏經」、「慈濟大藏經」的出現。從對傳統佛經形式結構的重新塑造,連帶對「如是我聞」傳統經文內容提出新的詮釋,形成證嚴法師思想與作為上一重要的分水嶺。

此時期除了在佛經型態及內容有新的改造之外,在往生處理時的生死觀也有特殊的人文。佛經中有關往生處理的紀載並不多,自古以來各地佛教徒的喪葬處理,以佛教儀軌結合當地的殯葬習俗。在慈濟世界中,以證嚴法師開示為主的臨終關懷處理,也逐漸成形。1986年,法師在探視往生的弟子時,已出現「生生世世做慈濟」、「快去快回」的記載。法師說道:

要記得生生世世跟隨師父行菩薩道,要快去快回啊![18]

1996年,法師在台北慈誠共修中開示道:

大家既發願生生世世做慈濟,則師父發多大的願,你們也要發多大的願,如此才能生生世世跟得上我。[19]

發願生生世世做慈濟」、「快去快回」成為慈濟世界臨終關懷處理的二個主要的指導原則,這二個指導原則構成慈濟人的生死觀。此時期志業發展,除了花蓮慈濟醫院完成外,也完成慈濟特有的「大愛」佛性思想。此外,在這時期末也醞釀慈濟臨終生死學的建立,及佛經、佛像型態的改變。1986817日,花蓮慈濟醫院啟業,除了大家熟悉的傳統醫療保證金制度從此取消外,醫院裡完成的「佛陀問病圖」壁畫,標誌著證嚴法師對傳統佛像──傳統佛教的改變。

佛像自古以來在佛教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祂代表教主佛陀的形象,是所有教徒虔誠禮拜瞻仰的對象,是寺廟中最神聖的空間。因此,佛像造型自古以來即遵循著經典中佛有「三十二相」的特徵記載製作。傳到中國後各朝代雖有不同的製作特色,但都大同小異,仍以「三十二相」為共同的標準。從頭、面部生理特徵、手勢、服飾,到坐立姿、佛龕擺設,一般教徒都是謹遵既有的規範製作與供奉習慣。「佛陀問病圖」典故出自《增一阿含經》,依照《慈濟語彙》的解釋,[20]是指有一比丘平日離群索居只顧自己修行,因為少與人互動,未曾付出關懷別人,以致自己生病臭穢不堪時,無法得到別人的關懷與協助。慈濟醫院大廳以巨幅的佛經故事說明獨善其身的後果,也宛如是對近代一些批評他人修福不修慧者,易流於輕視、疏於修福,不與人往來互動付出,有可能落得像圖中比丘下場的一種無聲回應。

除了佛經故事所要彰顯的意義之外,慈濟醫院佛像整體設計已經有了變化。花蓮慈濟醫院佛像雖然仍是傳統的肉髻、右旋髮螺三十二相造型,人種也明顯是印度式的,但是醫院大廳主要牆面捨去傳統的佛龕設計,沒有供桌、沒有每日燒香、點燈、供奉鮮花、水果等,以佛經多位人物故事取代或坐或立的單一立體雕像,信眾因此無禮拜、跪拜的具體對象。「佛陀問病圖」以故事呈現主佛像的手法,採平面壁畫施工及無佛龕的設計特徵,不只成為日後各地興建慈濟醫院大廳佛像時統一的作法,也成為慈濟基金會各地分支會靜思堂大殿中佛像製作的標準。花蓮慈濟醫院當日啟業典禮開始之前,證嚴法師與佛教界諸山長老代表已在醫院旁先進行了慈濟紀念堂(後更名為靜思堂)的動土儀式。

紀念堂的規畫在慈濟醫院籌設時已出現,其作用主要是為紀念捐款者、設置佛堂不定期舉辦「佛學講座」、「醫學講座」用[21]實際進行則屬於慈濟醫院後續工程的一部分。在慈濟醫院第一期建設完成後,紀念堂的籌劃成為慈濟下一個建設的重心,同時培育醫護人才的學校及其它建設陸續跟著密集推出。慈濟醫院有著法師的許多創舉,從取消保證金制度,到每日大批醫院志工的進駐服務,及慈濟早期佛像雛形的出現,都呈現出法師思想的變化,也為下一期慈濟志業與法師思想揭開序幕。





[1] 見「師父曾言,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可分為職業、事業、志業三等層次,全省委員們毫無酬勞,無願無求矢志為慈濟奉獻身心的義舉,即是一份極其莊嚴愛的志業!」《慈濟月刊》224期,p361985。正式發起籌建慈濟醫院前已使用「志業」一詞,醫院正式興建當年已普遍使用「慈濟志業」,待醫院完成啟業後則有「四大志業」的用法出現。
[2] 《慈濟月刊》005期,1967年。
[3] 「我們再虔誠念佛回向,願祈佛菩薩的慈光常耀諸位福慧雙修!」《慈濟月刊》087期。
[4] 《慈濟月刊》201期,p111983年。另見「這二十年來,我們應感到安慰的是我們已經把佛敎的精神化為形態,使一般人了解佛敎是慈悲的行動,是愛的敎育。」《慈濟月刊》225期,p81985年。
[5] 《大般涅盤經》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十二冊 No. 375
[6] 《慈濟月刊》198期,p101983。另見「菩薩是放長情,擴大愛,所以說菩薩叫做覺有情,也就是覺悟之後的有情人,所以覺悟的有情不只是今生此世而己,就是繼承過去的情,拉住現在延續到未來的長情,因此過去、現在、未來菩薩,都跟我們有不能斷了的情,因為有這份感情,所以諸佛菩薩必常倒駕慈航常來人間作度化事業。」同上月刊,246期,p61987
[7] 《慈濟月刊》243期,p251987年。
[8] 《慈濟月刊》250期,p251987另見「大愛就是佛心。」《慈濟月刊》341期,p141995;「心中常存大愛,當下即處於佛菩薩的境界」《慈濟月刊》342期,p241995
[9] 《慈濟月刊》325p261993
[10] 《慈濟月刊》335p81994
[11] 《慈濟月刊》371p661997
[12] 1997125日慈濟台北分會開示:「上人一再叮嚀,文化傳播工作是慈濟很重要的志業,當今媒體鮮少報導社會溫暖光明面,而負面訊息卻是無孔不入;因此大愛台的開播可說是任重道遠,希望同仁們主動發掘感人實事,……。《慈濟月刊》374期,p871998
[13] 《慈濟月刊》291期,p221991
[14] 《慈濟月刊》302期,p411992
[15] 《慈濟月刊》227期,p321985
[16] 《慈濟月刊》236期,p101986
[17] 《慈濟月刊》274期,p241989。另見「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是一部經,深具啟示人心的作用。」《慈濟月刊》353期,p81996
[18] 《慈濟月刊》237期,p2371986
[19] 《慈濟月刊》359期,p231996
[20] 《慈濟語彙》張榮攀(張謙),2012.10,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出版部。
[21] 見「社論─徵圖公告:一、主旨:茲為謀東部地區民眾醫療福利,擬興建現代化『佛教慈濟綜合醫院』暨『護理專校』『療養院』『紀念堂』『醫護大樓』等新建工程,特公開徵求土地規劃、土木、建築工程設計圖。……」《慈濟月刊》181期,p01981